【天津武清】乘势而上 转型发展 深入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发布日期:2012-03-30 阅读:2636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落实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一系列会议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全区创建幸福家庭工作会、推动会,统一部署、精心谋划,结合我区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确保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漳州会议以来,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载体、拓宽思路,大力推进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在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领域作出有益尝试,建成武清区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开办35期,免费接受服务的婴幼儿已有1100人次。为进一步延伸覆盖面,今年以来,在城区新建三所幼儿园,把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纳入计划;曹子里乡投资1300万元新建4200平米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分中心,目前主体已完工,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各乡镇街依托中心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初步建成覆盖区、乡两级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体系。

(二)大力实施“保障工程”,计生家庭养老保障普遍加强。积极探索“机构养老”,将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计生家庭老人逐步纳入“机构养老”范围。建成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40所,服务站24所,可为5万余名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启动武清区第二养老院建设项目,养老院建筑面积23994.83平方米,设计助养床位600张,项目总投资6653万元。积极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灰锅口村新建3000平米老年公寓,65岁以上计生家庭老人免费入住。

(三)深入开展“新市民家庭”服务活动。在完善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区人口计生委联合相关部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育、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提供必要帮助,努力使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服务。区计生协、人力社保等部门为流动人口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共计20余次。团区委联合企业为80名流动人口子女发放5万元助学金。

二、积极倡导、广泛宣传,大力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一)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计生宣传手段,打造“幸福家庭、幸福武清”品牌,同时联合《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开辟“幸福家庭、幸福武清”专栏,联合武清区电视台开办《幸福家庭》专题节目,宣传幸福家庭理念、幸福家庭政策以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突出典型,使幸福家庭理念深入人心。

(二)搭建新型生育文化载体。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平台,在“农家书屋”中建立“家庭文化阅览室”751个;把新型生育文化和幸福家庭理念宣传融入广场文艺晚会和乡村民间文艺演出,春节期间,共组织晚会宣传和文艺宣传200余场次。

(三)开展特色家庭文化活动。依托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开展一系列村级特色家庭文化活动,倡导和谐家庭、和谐村居新风尚。泗村店镇前屯村投资万元建成前屯村小剧场,创办“幸福家庭”小剧团,组织编演了一批计生宣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为内容的戏曲、曲艺节目,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城关镇大桃园村计生协会会员自发组织,开展家和万事兴项目,定期组织妇女谈心会,并成立家庭纠纷调解处,针对村内出现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进行调解,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生活幸福感。

三、聚焦健康、深化服务,大力推进优质服务

(一)着力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孕前健康检查是实现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搞好优生促进的关键环节。通过宣传发动、严格检查、优质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该项目已作为区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每年为7000对提供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投入资金167万元,有效降低出生人口缺陷,促进了家庭幸福。

(二)计卫联手,深入开展“三促进工程”。与区卫生局联合,针对我区育龄妇女实际情况,先后开展对全区农籍孕产妇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建立跟踪随访机制,初步实现了孕前风险因素筛查与确诊、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衔接。目前,免费提供产前检查21760人次、产后访视服务5440人;对全区农籍孕妇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共投入84.6万;对具备本区户籍30-60岁妇女免费开展妇科疾病检查服务,共投入210万元。

四、部门协作、资源共享,大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区政府将奖励扶助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享受奖励扶助人数累计达到5467人。鼓励各乡镇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促进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政策。上马台镇政府将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将特别扶助标准提高每月40元,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提高到每月20元,全部纳入乡财政予以支出。

(二)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与区妇联联合开展“关爱贫困母亲送温暖”活动,为全区1998户计生困难家庭提供必要帮助,及时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贫困家庭,折合人民币共计59万余元;为42户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发放一次性特别扶助费,共计84万元;为主动退掉二胎指标的家庭办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每例保险,由区财政补贴1000元,目前,累计为8438人办理了保险,共投入800多万元。

(三)多种途径提高家庭致富能力。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对计生家庭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提高家庭致富能力。各级涉农部门、科技部门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选派129名科技人员深入村居,召开农业现场会400余场,受益农民达40余万人。区畜牧水产中心对良种母猪养殖户提供每头100元补贴,对计生家庭养殖户发放补助350万元。区妇联建成妇女手工编织创业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带动妇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