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关于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进展情况的汇报
发布日期:2012-12-28 阅读:3600

自国家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以来,甘肃省把创建活动作为转变职能,服务改革发展全局、服务家庭发展、加快推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举措,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取得了应有的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将“幸福家庭”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和具体任务,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人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201112月省人口委省计生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幸福家庭”创建工作的通知》(甘人口委发〔2011137号)在酒泉市全国试点的基础上,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创建活动,各地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标准,率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政村抓点示范。20126月份,我省专门召开了重点工作推进会,总结了各地创建经验,进一步部署了相关工作,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另外,我省还把“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作为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在联系村、联系户率先创建一批“幸福家庭”典型。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省各级人口部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扎实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感情下基层,帮助计生“两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省共创建“幸福家庭”16万多户,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全省各地把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理清新时期做好家庭工作、促进家庭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主题,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作用,大张旗鼓宣传“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宣传倡导、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崇尚科学、男女平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新型婚育观念,不断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全省进一步健全入户宣传、标语宣传、文艺宣传,为每户群众配发计划生育家庭宣传服务袋,组建计划生育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经常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巡回演出;各地不断拓展人口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发展乡镇(街道)婚育学校、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书屋、人口文化广场等人口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在人口聚集地或窗口场所共创建了各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4000多个。

为加强婚育文明和家庭文明建设,弘扬新时期家庭美德、倡导婚育新风,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20123-7月省人口委与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开展“人口文化艺术节”活动,全省各地共举办人口文化书法、摄影、绘画等作品展览近百场,组织各类文艺巡演1000多场次,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参选的人口文化文艺类作品42个,文学类作品180个,书法绘画作品267幅、摄影作品l41件,有效地增强了群众投身“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

(三)深化服务,促进健康。立足家庭,服务家庭。坚持面向家庭、面向群众、面向流动人口,开展个性化服务,继续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查和优生促进工作。加大妇女“两癌”防治模式,逐步形成“两癌”筛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提升农村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积极筹建了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室,配备了高性能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仪,切实推动了女性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有效开展。在高等院校建设“青苹果之家”,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面向老年人群,提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咨询、治疗和指导服务。2012年,在全省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在国家确定的56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省政府决定将其余县(区)全部列为省级试点,提前实现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省覆盖,全省累计有13万多人享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拓展了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职能,提升了服务能力,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以“掌握百分之百信息、提供百分之百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百”活动,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和拓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及时掌握人口流动情况,基本实现了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

(四)加强利导,提升发展。以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和保障能力为着力点,把“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结合作为促进家庭发展的治本措施,使“普惠”与“特惠”政策得到了有效衔接,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两户”家庭的生产、生活压力,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了实惠,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省委、省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省人口委与20个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充分利用部门政策、资金、项目等优势和资源,形成了协作联动的整体合力。在扶贫部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实施了“少生快富示范户”创建活动,每村每年确定一个“少生快富示范户”,每户落实5000元—8000元的产业发展帮扶项目;在教育、人社部门对12355名农村两户子女在省内大学录取和初中升高中时总分加10分,在企事业单位招考时给予倾斜照顾;在妇联组织在农村妇女小额信贷中对农村两户妇女优先纳入并提高贷款额度;在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两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人社部门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中由政府给农村两户代缴参保金。水利、农牧、国土等各涉农部门在实施人饮工程、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土地流转等相关惠农政策中对农村两户给予优先优惠和倾斜照顾。通过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了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共使610.87万人次计生群众受益8.17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在我省的全面开展,我实施“陇家福”工程。主要在于建立“政府主导、人口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善健全计生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完善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致富发展。在社区和人口聚居区逐步建立“陇家福·幸福寓所”,形成集婚孕前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健康咨询指导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服务阵地。我省实施“陇家福”工作就是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