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幸福家庭
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启动以来,我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活动主题,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层倡导,部门联动,全力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全面开展
2011年5月,我市被国家“一委两会”确定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市后,在省人口计生委、省计划生育协会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全市开展的建设“幸福郑州”工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出台了郑州市《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标准,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定了以项目促进和全面开展“五推进”行动强力推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健康发展。
二、围绕家庭,项目促进,提供个性化互动式服务倡导新的婚育文明理念
积极落实王忠禹会长关于项目推进的要求,郑州市实施的“幸福家庭通”项目得到了人口福利基金会的政策倾斜、资金资助支持。以家庭为着眼点和切入点,以健康促进为手段,以“家庭生命周期服务链”为工作模式,围绕家庭和人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为新婚家庭、计划怀孕家庭、婴幼儿家庭、青少年家庭、更年期和老年人家庭提供个性化互动式服务,通过家庭健康管理平台,为家庭量身定制综合健康保健服务使政府为增加家庭发展能力向群众提供生育、生命、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将使《幸福家庭通》成为服务郑州新家庭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文明健康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成为郑州人民的新时尚。
三、结合实际,打造品牌,开展“五推进”行动助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健康发展
(一)倡导新型婚育观念,实施计生家庭文明推进行动。
为转变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我们紧紧抓住“婚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赢点、与传统文化的相融点、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点”,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家庭、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简称“四点六进”);组织开展了“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健康服务、健身娱乐、科技传授”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村规民约》不适宜条款的修订完善工作,充实“婚育新风、移风易俗、利益导向、优生优育、男女平衡、敬老爱老、提高女性政治地位”等内容,从政策层面促进性别平等。目前,全市已建成星级人口文化大院2097个、宣传队796支、文化广场384个、文化长廊1119个、生育文化苑124个、文化书屋555个、人口学校2484个,帮助计生女孩家庭解难事1366件,表彰“幸福家庭行动”示范户3935户。我市先后被国家表彰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和第三、四阶段示范市,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二)关心群众生活质量,实施计生家庭健康推进行动。
着眼群众需求,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全范围健康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县级服务站8个、乡所91个、村室2046个;连续两年将免费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理“十大实事”项目,有效提高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影响力。规范开展了以“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均衡营养”为主要内容的一级干预服务和“幸福新婚、健康宝宝、和谐家庭、弱势关怀、亲民维权”五大系列优质服务;探索出了人口计生、民政、卫生三部门联合对群众开展青春期教育、婚育期、免费婚检、围产期保健、哺乳期健康咨询、婴幼儿早教及中老年保健的“爱康服务”模式。仅2011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606万元用于开展婚(孕)前培训、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复合营养素增补。
(三)关爱计生子女成长,实施计生家庭教育支持推进行动。
为了使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认真落实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中招加分政策。仅2011年,全市农村计生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得到奖励523人,共发放奖励助学金102.41万元。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子女考入大专以上288人,发放奖励助学金56.95万元;全市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子女中招获得加10分政策的1393人,其中独生子女1229人,双女户家庭子女464人;享受减免扩招费政策的中招子女286人,减免扩招费158.34万元,得到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广泛赞誉。
(四)关怀计生家庭发展,实施计生家庭创业扶持推进行动。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服务的对象是计划生育家庭,重中之重的是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目前我们共出台了16项奖励优惠政策,建立了集“奖、优、免、扶、保、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2011年投入利益导向资金2.15亿元,惠及99.6万计生家庭,使1.2万多户计生家庭脱贫致富。去年全国试点工作会后,市本级为全市12个县(市区)下拨专项补助经费6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计生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生育关怀帮扶基地301个,投入项目帮扶资金1635余万元,共吸纳12486个计划生育户进入基地经营或就业,免费举办各类致富技能培训班568批次,接受培训近3万人次,帮扶7983户贫困计生家庭实现了脱贫,3257户计生女孩家庭成了村里富裕户,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57亿元。
(五)关心社会老龄问题,实施计生家庭养老优待行动。
为解除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的后顾之忧,我们探索了居家养、社会力量养和政府补贴集中供养的养老模式;成立了计划生育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和“夕阳亲情服务队”,对自愿入住各类敬老院或养老中心的计划生育老人给予每人每年800-1000元的入住补贴服务;率先在全省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补贴制度,为9585户自愿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孩家庭,发放养老保险补贴191.7万元,今年2月又出台了《郑州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办法》(郑政[2012]12号),对城镇6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奖励扶助,实现了城乡居民计生家庭全覆盖。
四、学习先进,领会精神,努力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引向深入
试点启动后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国家要求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的做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由于这项活动经费支出比例较大,仅依靠地方财政还难以保障到位,在奖励优惠幅度和覆盖人群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三点:一是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手段强力推进。全面开展“五推进”行动,进一步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引向深入;二是落实《幸福家庭通》项目,使文明健康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入家庭;三是完善利导机制,增强家庭发展能力。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措施,扩大奖励优惠覆盖面,建立健全有利于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困难家庭得到有效救助,积极推动家庭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促进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