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帮助困境母亲,建设幸福家庭——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滚动实施 “中草药合作社+
畲药种植基地+计生贫困母亲”幸福工程项目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突显了“特困帮扶”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到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陂村走访一位获得“幸福工程”帮扶的特困母亲。
即使再苦再累,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陂村的卞钗华也总是面带着微笑劳动生产、待人接物。当问到她为什么这样积极乐观的时候,她总是回答:“没有迈不过的坎,现在帮扶政策这么好,计生协会为我提供了幸福工程无息借款,帮我贷到了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各级领导和驻村干部又这么关心我,介绍我加入北山中草药合作社务工享分红,我只要跟着合作社走就是了,我对他们充满信心,我对我家的未来也充满信心,这就是我乐观的理由。”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勤劳、善良、乐观的农村妇女曾经经历了撕心裂肺的丧夫之痛!卞钗华,是西陂村建档立卡的计生贫困户和低保户,单亲母亲,育有一男一女,大女儿19周岁辍学外出打工,小女儿14岁,在邻村六都念初二,一家3口居住在泥砖房里。2014年4月,丈夫出海捕捞意外身亡。顶梁柱的倒下,给了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沉重一击,生活的全部重担压在卞钗华一个人身上。遭遇变故的卞钗华几乎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可每当想到两个年幼的孩子,望着孩子可爱的脸庞、清澈的双眼,卞钗华实在不忍心弃之而去。她决定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完成亡夫未了的心愿,于是她振作精神、重拾信心、调整心态,靠帮人开海蛎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2016年-2017年,七都镇以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主线,在北山村实施“中草药合作社+畲药种植基地+计生贫困母亲”幸福工程帮扶项目。卞钗华与其他12位贫困母亲一起被列为帮扶对象,共同加入了北山村富强农业专业合作社,13位计生贫困母亲按每人帮扶金额1万元的标准“入股”合作社,每人获入股分红款1000元,一年三节每节不低于100元的节日慰问金(慰问品),年终还有不低于800元的分红,合作社为卞钗华等入股母亲提供了畲药种植、采摘、加工等工作岗位,畲族贫困母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按劳取酬(男工120元/天,女工100元/天),每月大概出工约十多天。项目运作一年来后,卞钗华家的收入明显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2017年8月,第一时间还清帮扶款的卞钗华申请续助,想要承包种植5亩中草药;为了将“输血”型救济扶贫转变为“造血”型开发扶贫,七都镇计生协会再次为她提供了1万元幸福工程续助款,帮助卞钗华进园创业。合作社与卞钗华等13位幸福工程创业母亲签订承包生产分户管理合同及直销、代销代售协议,不仅帮助受助户低价购买优质种苗、提供化肥批发采购、免费种植技术培训指导、产品销售服务及前期基础条件建设,还实行订单式种植、保护价收购,形成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利益分配等各种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和育、种、买、卖、加工“一条龙”服务体系,帮助受助户解决资金调度、品种选择、化肥采购、种植管理、销售渠道、市场风险、预防灾害等后顾之忧,提高畲家贫困母亲规模化种植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畲药种植产业化进程。卞钗华等创业母亲只要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合作社还设立畲药展陈馆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计生家庭创业致富。2017年,合作社与台湾中草药饮片制约厂签订了五年合同,提供白牛奶树、大(小)蓟、鹅草等中草药,每年供应50吨,卞钗华等入社的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对美好未来更加充满期望!
2017年9月22日,七都镇在北山村滚动实施“中草药合作社+畲药种植基地+计生贫困母亲”幸福工程帮扶项目。新一轮投入48万元幸福工程款,带领35位贫困母亲规模化种植中草药,以实体经济带动发家致富,以固定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并精准帮扶计生贫困母亲进社务工享分红,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中,在北山村滚动投入18万幸福工程款,按照有偿、自愿、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13位畲家计生贫困母亲采取幸福工程款入股、土地流转、进社务工等形式加入合作社,构建畲药“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让计生贫困家庭从中获取股金、租金、薪金“三金”收入。项目实施后,合作社为入股受助母亲提供多方面优惠照顾:吸收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及计生家庭闲置劳动力进社创业就业;邀请农业专家根据生产需求为受助贫困母亲举办2-3期中草药加工技术培训班,并积极通过致富带头人生产发展经验交流,提高受助户劳动技能水平,增强贫困母亲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每位受助母亲获赠一张“海云工程”免费体检卡,增强贫困母亲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村医定期上门走访免费检查。利用微信方便快捷、直观高效的特点,建立受助贫困母亲跟踪服务微信群,随时发布最新卫计法律法规、保健知识及帮扶新政,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协会关怀传递给每个计生户,方便幸福母亲交流致富经验和推介产品,加快帮扶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真正促进计生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增强计生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专业合作社示范带、群众自主脱贫的发展新路子,推动当地中草药种植、加工产业向规范化和高质化发展,让畲药得以“保护、传承、发展、造福”,打造“一村一品”的格局。 (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