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助力贫困户的“致富经”
发布日期:2019-04-24 阅读:2004

2月16日,天气晴。立春过后,冷空气渐渐退去,久违的暖阳穿透过软绵绵的的云层隐射在大地上,驱散着冬日的寒意。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一路前行,一栋栋改造后的土砖房点缀在山腰,家家户户院落干净,高挂的大红灯笼,吉祥如意的春联……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上午9点,元盛公司老总尤建国的大嗓门吆喝声划破了往日的宁静,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黄岭村南下组这个偏僻的贫困村里,一处破旧小院的小木门缓缓打开后,露出的一张满是喜气的笑脸。

尤经理来啦,快进屋喝口热茶暖和暖和。”主人刘仕云(兰秀华丈夫)热情地迎上来。

外头虽已是艳阳高照,屋内点着灯却仍是一片昏暗,地面凹凸不平,家具陈旧简陋,底部的墙皮更是脱落地不像样。

“这基本的住房都无法保障,脱贫是怎么实现的啊......”我心里嘀咕着,这家怎么看也不像尤经理介绍的摆脱贫穷,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样子。

尤经理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笑地说:“让仕云好好给你说说他家的‘致富经’。”

“以前家里虽然有200棵果树和5亩耕地,但由于缺乏技术又管理不善,年年亏本,一家老小的开支没个着落,还欠了一屁股外债。这日子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那时候真想破罐子破摔得了。”回想起那段艰苦岁月,刘仕云眼里闪着泪光,而后腰杆一挺,坚毅地说,“如今我加入了黄岭村元盛公司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幸福工程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不仅有固定1800元的分红款,镇村干部还帮忙协调承包2个食用菌大栅,合作社跟我们签订了食用菌产品收购订单,确保种植香菇有效益零风险,现在一年光香菇就有40000多块的收入呢。”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反差,我一下便来了兴趣,急忙追问这里面的道道。

“送几只鸡、几头鸭的‘输血式’扶贫只有短期收益,贫困户把鸡鸭卖了换钱几天就花完了,扶贫要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造血’活力,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子。”尤经理意味深长地说道。

“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筹建时,镇计生协会和扶贫办工作人员找了我好多次,跑上跑下地帮忙答疑解惑,他们说量化折股这扶贫模式经过科学考证,上级也认同了,说入股后每年都能领到固定分红,在菌苗、菌棒、机械加工、烘干、存放保管等服务方面都能享受优惠并允许赊欠,一下子就解决了缺资金和缺技术的难题。”刘仕云乐呵呵地说道,后来村干部又介绍我去合作社打工,农忙时候一个月差不多能挣3000多块钱呢,通过全家人的辛勤劳动,到2017年只用一年多时间就脱了贫。

2018年“村里还帮忙申请了易地搬迁政策,补助了8万,做梦也想不到能在集镇上买套大房子,过两天就搬新家了,到时候可得来喝杯喜酒哩!”刘仕云的老父亲一脸满足地接过话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扶贫不是养懒汉,国家政策这么好,咱自己也得加把劲。合作社是我的心血,也是全镇的希望,村集体带头,村民积极响应,脱贫致富的路子才能细水长流。”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森武说道,“这不,今年举办的食用菌技术培训吸引了许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参加。”

如今,黄岭村这个曾经有名的贫困村已经摘帽。村里几年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以前村里开个会人都喊不齐,布置点活儿更是没人搭理,现在村里有点事一招呼就来一大片,村干部的威信渐渐树立起来了,工作开展起来底气十足,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杨森武自豪地说。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白色玻璃窗洒进房间,整间屋子变得亮堂起来,炉内跳动的火苗点燃了刘仕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