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扶贫照片 一段幸福佳话
发布日期:2019-05-30
阅读:2474
一组扶贫照片 一段幸福佳话
——宁德市蕉城区举办《大型幸福工程成果展》献礼新中国70华诞
5月25日,宁德市蕉城区计生协会、区幸福工程项目办联合制作的《村暖花开·幸福蕉城》大型幸福工程成果展,在“红五月”活动中展出。
18块图文并茂的展板,真实反映了蕉城区幸福工程实施21年的风雨历程、可喜成效和积极贡献,大力宣传受助母亲脱贫致富事迹和工作者真情服务的先进典型事迹,让公众进一步全方位了解和参与幸福工程公益项目,激发全社会对于贫困母亲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引发情感共鸣,鼓励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奉献爱心,为幸福工程汇聚更多的力量。2019年蕉城区幸福工程资金已达576.15万元,累计滚动投入幸福工程资金3293.5万元,帮扶计生母亲3155人(户),惠及301个行政村12345人,脱贫率98.37%,还款率和滚动率始终保持两个百分百;先后获得“全国幸福工程项目示范点”、“全国幸福工程爱心集体”、“福建省幸福工程自筹资金超百万县”等荣誉称号,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幸福工程优秀宣传集体”;累计89人获得市级以上“幸福母亲”、“幸福工程先进志愿者”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宣传展板分“前言”和“四个创新”板块,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真实感人,社会反响良好。
第一版块:机制创新。主要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幸福工程工作,各级幸福工程工作者、志愿者们心系计生贫困家庭,主动承担、积极作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创新帮扶模式,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就业等方面全面帮扶贫困母亲,持续推进幸福工程新发展的救助实录。
第二版块:筹资创新。主要反映蕉城区在全市首开先河,充分发挥卫健、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优势和幸福工程品牌效应,协调整合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和农业、妇联等部门资金向受助母亲倾斜,在常规融资的基础上,引导各乡镇(街道)设立各类生育关怀基金11个,募集增量资金60万元,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方式,为计生困难户提供更多助力的创新举措。
第三版块:模式创新。主要反映蕉城区通过落实产业精准、帮扶机制精准、跟踪服务精准三大措施,从产业扶持、技能扶助、健康关怀三个方面长效服务计生贫困家庭,实施入股享分红模式、结对帮扶模式、互联网+电商微商创业模式、整村推进模式、幸福工程进景区等多元化帮扶模式。重点展示蕉城五大幸福工程帮扶基地和6位脱贫母亲勇当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计生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帮扶实况。一张张受助母亲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后的幸福生活照,折射出了蕉城区幸福工程“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蓬勃局面。
第四版块:宣传创新。主要反映蕉城区通过建立计生文化墙、计生长廊、主题公园、基层群众自治标语专栏等宣传阵地,让幸福工程项目家喻户晓;通过深入开展为计生家庭“送资料到手头,送技术到炕头,送专家到地头”活动,普及帮扶项目内容、工作流程、优惠政策等知识,落实帮扶项目;通过“母亲节”,“‘ 5.29’会员活动日”等重大纪念日,提供健康、就业、创业等无偿服务;通过向各大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积极投稿,反映我区开展幸福工程帮扶工作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扩大影响力,树立好形象。
特设专版:走进蕉城,聆听幸福之声。从蕉城区4位“村暖花开?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看蕉城区幸福工程精准帮扶路。她们分别是赤溪镇“由知鹅庄”负责人傅巧斌、虎贝镇七淀村沃丰野食用菌合作社股东和经营人黄妹香、洋中镇藤村美翔服装厂厂长阮美银、虎贝镇黄家村汇林工艺品公司副经理黄玉娟;阮美银和黄妹香还受邀进京参加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资助仪式”。《人民网》刊发《幸福工程在福建走过22年:希望的“火种”点亮计生贫困母亲耕耘的“田野”》新闻报道,并在首页特别推荐;《福建日报》以《计生协帮扶“幸福”敲开门》为题重点报道;《中国日报》海外版、《福建卫生报》、《闽东日报》等多家媒体也相继深度报道。
大型幸福工程图片展通过生动翔实的图文资料,直观地向来往群众展示了蕉城区幸福工程在宣传推广、资金筹集、项目发展、模式创新、运作管理、监督评估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吸引了过往群众驻足观看,提高了幸福工程的社会影响力和参与率。
(文/黄晓霞 编辑/国内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