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帮助困境母亲,建设幸福家庭她是一名残障人士,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她有一个患有血友病的孩子,然而,她的脸上永远挂着幸福、欢乐的微笑。她就是彭茂琳,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安康社区居委会一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儿时,一场意外,彭茂琳的腿终身残疾。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克服了身体的缺陷,不仅实现了大学梦,还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然而,平静的生活持续太短,儿子八个月时被查出患有血友病。二十多年坚守,丈夫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而彭茂琳没有放弃,她坚强地挑起家庭的重担,伴随着孩子度过了与生命抗争,与病痛相伴的日日夜夜。
2005年,彭茂琳组织80多个血友病患者家庭,建立了血友病关爱之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她们推动了血友病医保政策的制定。为解决血友病患者就业难的问题,彭茂琳尝试发展剪纸艺术,对血友病患者进行培训,并于2010年,成立了微型企业——重庆剪爱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剪纸作品。
2011年8月,“幸福工程”资助剪爱公司10万元项目款,帮助彭茂琳设计和制作剪纸产品包装,帮助他们把作品推向市场。现在,他们的作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被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永久收藏,先后被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英国安德鲁王子、中国残联等收藏。作品《新嫁娘》在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拍出15万元高价,创国内剪纸拍卖同行业最高纪录。彭茂琳还获得了“剪纸平面立体表现手法”技术发明专利。
目前,剪爱公司的年收入达到24万,培训了100多名因病致残的学员,带动了12位血友病患者及家属就业。公司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渠道、统一质量标准和集中与分散制作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适应各种不同残疾朋友的身体状况。血友病患者的就业,不仅让他们获得了生存的信心,也让更多的血友母亲擦干了多年流淌的眼泪。
这一幅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传递着血友病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凝聚着彭茂琳和血友妈妈无私、伟大的母爱,编织着中国人民最传统、最质朴的美好梦想。她告诉我们,有爱就有幸福!
图/文:于全兴 编辑:国内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