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严格管理 幸福工程项目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09-12-29 阅读:3186

我市从 1998 年开始实施“幸福工程 -- 救助贫困母亲行动” , 截止目前已在 8 个县(市)的 18 个村(居)实施幸福工程,共投入项目资金 151 万元,累计投入滚动资金 281 万元,救助贫困母亲 702 人,惠及人口 3000 多人。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幸福工程项目工作高度重视 , 市、县、乡分别成立了由主管计划生育的党政领导任组长,计生、农林、卫生、扶贫、金融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幸福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开展每个环节都有具体人员负责。

在项目宣传方面,一是宣传领导,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幸福工程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将项目开展的情况和有关信息及时提供主管领导。在“母亲节”等重要节日和项目启动仪式等重大活动中请领导出席。二是宣传群众。将每年的“母亲节”确定为“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利用宣传车、宣传展牌、张贴标语、组织文艺节目演出等形式,宣传幸福工程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邀请各类专家,设立咨询台免费为群众提供生殖保健、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据统计,十一年来,参加宣传活动的单位累计 2500 个,参加人员 50000 余人,出动各种宣传车 1000 多辆次,悬挂横幅 1200 多条,制作展牌 3200 多块,张贴标语 20000 余条,印发宣传品 100000 余份,各种咨询服务 50000 余人次。三是宣传社会。组织大型活动时,邀请各类媒体都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通过《幸福生活》、《人生》、《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等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对幸福工程项目效果和受助脱贫母亲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广泛的宣传,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实施幸福工程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筹集资金方面,一是争取国家及上级支持。幸福工程实施以来 , 争取国家、省幸福工程组委会救助贫困母亲项目资金 35 万;二是积极向社会筹措。利用“母亲节”,采取义卖、募捐等形式,共募集资金 120 万元,全部作为项目款资助贫困母亲;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市计生协每年申请专项经费,用于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在实施幸福工程项目的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省政府小额贴息贷款 80 万元,采取贴息贷款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开展“少生快富项目”,在 4 个县 28 个村建立项目点,贷款金额达 2126 万元,帮助 2828 户计生贫困家庭。

在项目管理方面,一是做好项目管理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人员配备上坚持选用工作积极、素质全面、年富力强的同志,每年市计生协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二是把好项目实施的五个关口。即项目户选定关;项目点选定关;项目文本编写和可行性报告的审定关;配套资金来源关;项目管理人员配备落实关。三是严格监督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首先要求项目县设立专项资金账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市计生协不定期对项目县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防止资金流失、截留。要求各项目县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项目运作时间及时足额将资金发放到人到户,并保证资金到户后用于发展项目,不得挪作它用。监督项目资金的返还情况,每轮项目结束前 1 个月及时督促项目县做好资金的回收准备,到期按时滚动,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四是加大生产技术服务。各项目县每年都要组织农、牧、林相关技术专家深入项目点进行畜牧养殖、种植等知识的培训、讲座,现场解答难题。五是规范档案管理。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项目户基本信息按上级要求输入幸福工程管理系统。 2009 年为规范项目运作,市计生协将历年来项目实施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印了《幸福工程少生快富项目资料汇编》,保证了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性。

在树立典型方面,几年来先后涌现出刘便芹、胡贵英、刘树聪、冯月英等一批脱贫困母亲典型代表,省、市县等新闻媒体对她们的先进事迹多次进行了报道。形成典型引路、样板示范的效应。在推广典型经验的同时,还注意以特色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新的项目救助模式,促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幸福工程 项目的开展还带动辐射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的项目村因此成为产业的“专业村”、“龙头村”,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河北省石家庄市计划生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