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做大做强幸福工程
发布日期:2006-07-17 阅读:4127
                   ——福建省召开幸福工程工作研讨会
        福建省幸福工程工作研讨会于7月10日在福州举行。各设区市计生协会专职(常务)副会长、幸福工程指导小组组长和部分项目县(市、区)项目办负责人及研讨文章的作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省计生协会会长、省幸福工程组委会顾问张渝民,省计生协会副会长、省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韦立,省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省幸福工程组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子曦,省计生协会副会长、省幸福工程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王瑞生,省农办原巡视员、省幸福工程组委会副主任林月婵等出席了会议。黄子曦、王瑞生分别主持了会议。
会上,有4个设区市幸福工程指导小组、14个县(市、区)幸福工程项目办的同志发了言,还有9个单位和个人作了书面发言,7个设区市幸福工程指导小组作书面情况汇报。大家紧密结合九年来我省幸福工程工作的实践,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在具体工作和项目运作中如何开展宣传发动、募捐筹资、选择对象、确立项目,规范管理、监督评估、创新模式等诸多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广泛研讨,深入交流意见和经验,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提交大会的16篇研讨文章、2篇工作报告、9篇书面材料,是9年来特别是《管理办法》实施两年多来各地工作实践的总结,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9年来我省幸福工程工作经验的一次检阅。
韦立主任代表省组委会作了题为《实践  探索 创新 做大做强幸福工程》的讲话。她首先回顾了我省实施幸福工程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9年来,全省幸福工程项目县从9个发展到79个,正在运作的76个,投入项目资金从135万元增长至2518万元,累计滚动投入3456万元;救助贫困母亲由450人(户)增至11607人(户),惠及人口由2000多人增至5万多人(其中救助下岗职工和无业居民832人),脱贫率91.8%。今年来,在筹措资金,扩大救助规模等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母亲节”前后,各地掀起了募捐活动新热潮。省直机关募捐资金182万余元(其中单位捐赠68万元),宁德市募集347.27万元,漳州市80多万元,长乐市募集110多万元(其中市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迄今为止,全省共募集资金2700多万元(其中各设区市1600多万元)。由于有了较雄厚的资金基础,幸福工程的救助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以漳州为例,到目前止,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14.79万元,救助贫困母亲3471人(户)。
关于今后工作,韦立主任提出了四个“创新”,即:创新发展思路,开辟筹资渠道;创新运作模式,拓展救助领域;创新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安全高效。她强调,要不断提高为计生贫困母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着眼新实践,实现幸福工程的新发展。
张渝民会长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实施幸福工程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各级计生协会、幸福工程指导小组和项目办同志要精心组织,不断创新,深度推进,打造各具特色的幸福工程品牌;各基层协会要紧密结合协会“三联创”活动和“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进一步做好幸福工程工作,把我省幸福工程做强做大,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会议宣布了对研讨文章的评选结果:长泰县计生协会的《加强资金与项目管理 确保安全高效运作》获一等奖;涵江区计生协会的《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厦门市思明区计生协会的《浅谈城区幸福工程的实践与创新》获二等奖;邵武市计生协会的《关于加快幸福工程创新的若干思考》等9个单位9篇文章获三等奖。


来源:幸福工程福建省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