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抓手 着力深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2011-07-29 阅读:2776


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既往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作为宁夏唯一一个全国首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城市,银川市以服务全员人口全生命过程为主线,以“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为重点,以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坚持高位统筹,多措驱动,着力深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转型发展,银川“两个最适宜”(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统筹,完善保障机制,着力夯实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基础

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被确定为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作为统筹解决银川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和“两宜”城市建设步伐的有效载体,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出台了全市《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组织、宣传、发改、民政、教育等22个市直责任部门及6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机制。

2、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市政府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加以要求。同时,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2012年对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市)区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列入人口计生工作“党政线”、“计生线”和“部门线”考核指标,加大赋分权重;聘请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吕秀斌担任全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总顾问,对市、县、乡三级人口计生分管领导及专干进行培训,为确保全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3、明确创建活动目标。围绕服务全员人口全生命过程,创新性的将目标家庭分为“发展型家庭”、“稳定型家庭”、“老年型家庭”和“新市民家庭”四类,按照“分步创建、整村(居)推进”的原则,每个乡(镇)街选择不少于15%的村(居)进行试点,每个试点村(居)选择不少于15%的条件较好的家庭作为创建目标,确保2015年末全市60%以上的家庭迈进“幸福家庭”行列。2012年全市共确定创建家庭70200户。

4统一创建流程。按照市有意见、县区有“方案”,乡(镇)街有“决定”,村(居)有“名单”,家庭有“手册”的工作规范,整齐划一、有序推进县区创建活动,建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手册”,在开展目标家庭需求信息调查、登记工作,充分掌握目标人群需求的基础上,及时充实完善手册内容并进行分类,由地方政府组织各部门按照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创建服务对接活动,切实提高创建活动的针对性。

5规范网底创建机构建设。紧紧围绕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项目,建成银川市和金凤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指导中心”及村居“人口和家庭发展指导中心”,并将全市386个村(居)原“人口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更名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依托社会办学力量,组织开展以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老年人居家养老为主的多样化、个性化全人口生命过程服务。

6、倡树科学的幸福理念。组织开展树立正确幸福观专题讲座,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家庭成员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培训班18期,参培人数达4000余人,促使各目标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幸福理念

(二)坚持多措驱动,紧扣工作重点,着力促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有序推进

1、把高层倡导作为创建活动的核心来抓。一是高规格召开了全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启动仪式。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徐广国,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文庄、自治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俭等领导及近600名基层人口计生专干参加会议。二是市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银川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召开全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推进会,邀吕秀斌主任做了幸福专题讲座,并对市、县、乡三级干部进行了“工作模式”专题培训,组织各级人口计生专干观摩了“创建”试点村工作。

2、把文明倡导作为提高创建活动知名度的先导性工作来抓。一是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广泛在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人口专栏,围绕婚育文明、优质服务等内容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银川市开展新生人口出生缺陷二级干预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专题介绍了银川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转型的创新做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杂志、宁夏卫视《新闻联播》、《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专题、整版宣传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全市上下掀起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浓厚舆论氛围二是利用各级人口文化阵地,开展人口文化知识传播,组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上街咨询等活动2341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02万人次;利用“三查”服务开展宣传1020次,服务23.5万人次;举办各类计生培训、讲座1237期,培训达11万人次。三是投入514万元印制宣传品,清理、优化、更新和制作1080个宣传展板、1040面人口文化宣传墙、20个大型广告牌、1760个灯箱,着力优化各县(市)区户外宣传环境四是发挥宗教人士和宗教阵地的宣传、影响和带动作用,在清真寺建立建设集学习、宣传、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穆斯林人口学校、书屋”16所,逐步构建起社会化宣传格局银川市独具特色的“塞上回乡”人口文化品牌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创新奖”。

3、把健康促进作为提升家庭成员身体素质的有效抓手来抓。一是全面完成市、县、乡人口计生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功能转变”带动“职能转变”,使村居人口服务中心建成率达87%,真正建立了立体化、全方位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二是通过利用社区人口学校、健康家庭指导站开展咨询指导、聘请专家教授定期举办讲座等形式,切实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开通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依托已成立的“少女意外妊娠援助中心”、“中小学生殖健康师资培训中心”及“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培训教育中心”建立青春期健康教育点68个,面向全员人口普及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社区婚育文明活动群众参与广泛,满意率达90%,社区卫生服务与生殖健康宣传服务群众参与率达90%、服务满意率达90%。三是积极开展避孕药具知情选择服务,加大健康避孕节育宣传力度,推行一对一、面对面知情选择,全市接受避孕节育服务的已婚育龄群众知情选择率达100%,育龄群众避孕方法知晓率达90%以上,避孕药具随访率达95%以上四是全面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仅2011年全市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已婚育龄群众便达282万人次,生殖健康知识培训及咨询40.9万人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享有基本计划生育服务率达到100%。

4、把优生优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一是建立市、县两级经费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拓展新生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印发“优生五项检测券”、“优生两项筛查券”和优生筛查档案卡,续建出生缺陷系统干预信息库。计卫合作开展的新生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创新奖”。二是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生人口出生缺陷一、二、三级系统干预,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建立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与出生缺陷二级干预档案对接。目前,覆盖全市城乡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全面推开并已为2854对夫妇做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6190名孕期妇女接受免费优生五项检测,年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7843名孕期妇女接受了免费两项筛查(终止妊娠一例),提示高风险的461人,有240人进一步接受了遗传咨询,2人自愿终止妊娠,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三是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协调卫生、统计、公安、教育等部门,做好分性别统计工作,定期通报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信息组织公安、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和出生人口实名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指导各地在村规民约中增加男女平等条款,营造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基础,以专业早教机构为依托的人口早期发展促进工作的新路子,培育和支持爱依宝、恩育堂等社会早教机构发展,并依托规范的早教机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宣传;利用社区人口学校、健康家庭指导站开展咨询指导,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

5、把致富发展作为增强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来抓。一是完善以政策性奖励为主、多种形式帮助为辅的利益导向机制,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生活救助、涉农扶贫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惠照顾。目前,全市奖扶、特扶及少生快富户累计得到政府各类奖励扶助金1000余万元。二是对70200个目标家庭开展需求信息征集活动,按照“四类家庭”分类由县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项目”的三送援助服务大行动,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周及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创业培训活动100余期,1万余名农民工、青年、妇女参加了培训。三是加强与宁夏银行、黄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创立“银川市青年创业资助金”,出台《银川市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意见》,累计向1300余名女性创业者、200余名创业青年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64亿元,助力群众创业发展。2011年起,银川市建立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专项基金,市财政注入1000万元,全力支持农村妇女创业。四是积极发挥现有完善的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网络资源和优势,组织计生家庭劳动力参加免费技术培训,提高致富发展能力;动员计生家庭参加各种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加大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就业技能培训,落实资金、项目、信息,帮助他们自我发展,自主创业。

6、把奉献社会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衡量尺度来抓。一是积极争取国家人口福利基金会配套设备、药品共计200万元,轮椅1400余辆免费发放到计划生育残疾家庭,切实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帮助。二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与全市“走千家、进万户、送温暖、解民忧、办实事”及“下基层”活动结合起来,建立民情日志,填写“心连心”笔记,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文化、送技术、送政策、送项目、送信息活动,帮助困难家庭生产经营。三是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工地为务工青年提供理发、体检、卫生保健、计生知识宣传服务;以银川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组建创建幸福家庭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生活困难、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经常性爱心帮扶,切实增强家庭责任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三)坚持督查通报,明确目标责任,着力强化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落实力度。一是市人口计生委机关指定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别一对一督导六个县(市)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创建工作相关内容融入机关干部《扁平化岗位责任书》中,使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内容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明确分工,落实每一环节责任,保证委机关干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建立联系点工作和定期通报制度,六位督导员负责督导各自联系点的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每月督导、每两月进行通报,切实在创建幸福家庭的实践中形成了责任主体、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二是结合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实行严格的问责及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工作消极懈怠、拖拉滞后、敷衍了事、阳奉阴违,严重影响全市工作进度的单位或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群众知晓率、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创建工作缺乏成熟经验,幸福家庭的评价标准不易确定。三是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基层群众对活动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有待加强,缺乏项目经费支持。四是部分地区、部门工作内容枯燥、方法简单、形式单调,群众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群众自觉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步打算和意见建议

(一)明确职责抓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围绕完善家庭发展政策,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发挥部门优势,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各试点地区的专项资金支持,解决人员培训不足、专职队伍建设滞后、项目资金缺乏等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性。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注重宣传倡导,不断扩大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关怀帮扶,将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等工作纳入创建活动中,真正实现同提出、同实施、同考核。

(三)立足实际抓特色。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按照“硬件建设抓拓展,软件建设抓提升,长效管理抓延伸”的思路,将活动纳入年度目标,严格考核评估。

(四)建议国家人口福利基金会加大经费项目投入和创建活动知道引导。国家人口计生委将创建活动列入对省级人口计生委的考核内容,加强对省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