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从“部门中心”向“全市重点”跨越 强力推进“羊城幸福家庭计划”
发布日期:2012-03-30 阅读:2796


近年来,广州市紧扣“民生”主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为主线,从2009年起,推行以家庭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为重点,以全社会普遍参与为实现途径,以“七促进”(即:青春健康促进、甜蜜家庭促进、优生家庭促进、和谐家庭促进、小天使健康促进、夕阳红家庭促进、爱心扶助促进)为载体的“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使依法生育、优生优育、文明生活、健康幸福成为广州家庭的新时尚。2011年广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城市。现将我市近期幸福家庭创建工作情况的简要汇报如下。

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幸福家庭创建新格局

我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将其作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形成政府主导、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权责统一、协调推进的运行体制。

一是政府主导,实现从“部门中心”提升到“全市重点”。从2009年开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通过海珠区成功的试点,推广成为全市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中心。长春、重庆会议以后,我们积极争取,通过高层倡导,使“推进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被列为2012年广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并作为重点督查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同时,修改了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办法”和“综合治理考核办法”,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投入保障到位、职责履行到位、群众参与到位。

二是各方联动,实现从“单兵作战”扩展到“部门共推”。由市政府牵头,明确人口计生、卫生、妇儿工委、财政、民政、宣传、文化、新闻、教育、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各团体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让各部门的“山头”也飘扬“创建幸福家庭”旗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市教育局按照“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分工,就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建设青春期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等工作,从目的、对象、内容、时间等方面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三是总结推广,实现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程从试点区(县级市)扩大到全城覆盖。从2007年开始,我市以科研形式先后在黄埔等七个区(县级市)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试点,探索并形成全程性、主动性、群体性出生缺陷干预模式,工程试点获得“十一五”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同时,在黄埔、番禺区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形成涵盖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测、产前筛查的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程。2012年,该工程作为市政府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并计划每年投入近亿元,全面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

二、坚持民生为本,形成幸福家庭创建新品牌

近年来,我市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幸福家庭创建品牌项目,以品牌项目推动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全面落实。

一是创造特色,实现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一区一品”共创幸福家园的格局。如:面向流动人口的“兰香工作室”、面向都市女性的“女性幸福会所”,极具西关特色的“荔湾幸福家园”,集婚、孕、育一体的“一门式”服务,全区统筹的番禺“五优”(优孕、优生、优育、优教、优享)工程等等,受到群众家庭的普遍欢迎。

二是完善政策,实现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全面兑现。2009年起,我市不断完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改以往单位兑现为政府财政与单位共同承担。2011年起,实施省市奖励衔接政策,并将单亲家庭等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人员纳入奖励范围,将农村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调整到150元,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目前,广州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兑现已经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奖励内容、提高奖励标准和扩大覆盖范围。

三是创新手段,实现远程便民服务。百项政府服务网上办公工程之一的广州市适龄青年“婚育服务一条龙”信息系统2010年正式上线,群众安坐家中便可以享受网上电子信访、奖励扶助申报、政策咨询、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咨询、婚姻登记预、生育保险办理和户籍办理等服务。海珠区“江南中街男性健康网”,利用网络化手段为网民提供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信息和咨询。

三、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幸福家庭创建新网络

近年来,我市不断整合资源,构建阵地立体化、干部职业化、服务社会化网络体系,把幸福家庭创建落到实处。

一是搭建平台,实现工作阵地立体化。通过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幸福家庭促进中心”,如:白云区的“人口文化中心”,海珠区的“幸福家庭示范基地”。同时,在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时,我们注重融入幸福家庭创建内容。目前,全市160多个街镇均建立起功能齐全、温馨和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立体化阵地,我们把各项优质服务近距离地送进社区、送入家庭、送给群众。

二是加强培训,实现干部队伍职业化。支持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生殖健康咨询师、家庭计划师、人口统计师、早教师、社工师等统考,共组织1618 名基层干部参加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其中,800多名干部参加了首届“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全国统考。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顾问团队和志愿者队伍,为实施各项幸福家庭促进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人力保障。通过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的实施,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已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向社会工作、人口信息统计、婚姻家庭计划、生殖健康、心理咨询及早期教育等职业化体系过渡转变。

三是拓展渠道,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统筹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部门合作、社工志愿者组织及其它社会福利组织参与,使群众免费享有生殖保健和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提高羊城家庭幸福指数。同时将优生促进工程、计生节育奖、计生家庭保险、生殖健康普查普治、基本医疗保险及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等逐步覆盖到流动人口,正在酝酿通过“异地务工人员公寓”解决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逐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市民化”。

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的开展,为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发展转型、创新人口管理提供了平台,为广大计生家庭带来了实惠。主要表现在: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在全市开展的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和网民评议机关作风中,人口计生部门满意率位居前列并逐年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考核中,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名列第一,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2007年以来,共4.8万多家庭参与目标疾病筛查,确诊先天性重症缺陷597例,在知情选择下终止妊娠563例, 试点区较好地预防了先天性重症目标疾病患婴的出生。计生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建立“三结合·幸福工程”项目,以项目提升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2009年以来,我市在兑现计生奖励上共投入近6亿多元,惠及群众15万人。

我市的幸福家庭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国家和省的要求、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社会能见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是全省首创,但因宣传发动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精品项目有待进一步开发,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二是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施过程中,尽管我们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是基层普遍存在人员培训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三是管理、考核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尚没有将重心转移至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方面,基层的主要精力仍放在完成传统工作指标上,难以分出时间和精力开展特色服务项目的创新。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计划在今年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督导各区、县级市全面实施《广州市“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方案》;二是制定各相关部门推进“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任务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中的职责分工与任务;三是整合资源,力争在年内实现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重点病种产前筛查诊断向常住人口(包括居住满半年的流动人口)拓展;四是加大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力度。制定“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项目创新评比方案,建立评比机制;指导各区、县级市因地制宜地开展“七促进”活动,并使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