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扶贫西部行之二——马艳丽短聚“贫困母亲” 幸福工程长存心中
发布日期:2007-08-03 阅读:5730
  马坡乡半下村村民安桂兰,今年33岁,全家4口。丈夫薛文林在兰州打工,月平均收300元,大女儿薛梅12岁,在马坡乡羊寨小学读五年级,二女儿薛红8岁,读一年级。自生下小女儿后安桂兰原来的麻痹证加重不能下地,常年卧病在床。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困难,丈夫只好丢下她和两个幼小的女儿外出打工,靠着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维持着这个现有的贫寒家庭的生活。年仅12岁的大女儿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还要照顾病塌上的母亲。
    


榆中县马坡乡赵霞情况介绍

马坡乡马坡村二社村民赵霞,女,38岁,家里有丈夫和一儿一女4口人。赵霞在生下一儿一女后,家中老人看孙儿有病,要赵霞再生一个,可赵霞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做了绝育手术。丈夫王美祥患有病,不能做重体力活,长年在兰州看大门,月收入450元,儿子王成业患有癫痫病,每年医药花费一万多元。赵霞因多年给儿子治病,负债累累,家中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辛。


    昨天下午6点到达了位于榆中县此次行程的第一家贫困母亲家里。刚一进屋里迎面扑来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而马艳丽并未显示出任何异样的走了进去。
  贫困母亲叫安桂兰,33岁。有一个13岁的大女儿和一个7岁的小女儿。由于在2000年生下小女儿不久,没有好好照顾也没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身体。造成腰部以下瘫痪。从此就没能再站起来过,他的爱人因为家里困难,到兰州县城去捡垃圾换取每个月300元钱(因为爱人瘫痪在床,孩子又小没能力干农活,所以他找不到合适的民工活)。
  马艳丽一进屋,她就微笑着坐到了脏脏的炉子上和她们交谈起来,问她们“得到了乡里和政府的那些帮助啊。”母亲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棉被,衣服,还有轮椅”。于是我们在转身注意到身后的轮椅。马艳丽又问:“那有了轮椅,你自己怎么上去啊,你的日常生活是谁照顾啊”。“都是大女儿照顾,她在家的时候才能到轮椅上坐坐。平时的饭也都是大女儿坐,我们也是这几年得到帮助后,才能吃上个饱饭。”虽然学校知道她们的情况减免了孩子的学费,但是长期的吃药和修缮家里破旧的房子已经让家里欠下了4000多元钱无力偿还。我们给她送去了,一位北京通洲的好心人给她的400元钱,转身走之时,才注意到一直躲在母亲和姐姐身后的小妹。不说不知道她已经七岁了,看上去和成里4岁的孩子没差别。长期的温饱和姐姐无法兼顾的照顾。让一个小女孩严重营养不良,马艳丽看到这里,眼睛湿润了,随即私人拿了300元,给小妹妹买学习和吃的东西。
  告别了第一家后,马艳丽在车上一直回味这有苦说不出来的贫苦家庭。这时,车已经行驶到了第二家目的地已经到了。但这家情况与前一家完全不同。她叫赵霞,有一个先天脑供血不足的11岁男孩,经常由于病患,晕倒在家中,生活不便。为了救自己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孩子,她花了所有的钱,最后落脚榆中县。虽然欠下了近8万元的债务。但她天生一颗乐观的心。她告诉马艳丽:“虽然生活不如鲜花般灿烂,但我要如鲜花般灿烂的活着。”说此话的时候,她还不知道,她身边的人是一个在她未知世界中多么知名的人物。当她自豪的说她有个14岁,刚刚考上重点高中女儿的时候,我们告诉她了,她身边的这位高个子阿姨,就是如同她,墙上贴着的这个明星一样。孩子和孩子的母亲都不知所措了。拘谨体现了出来。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当马艳丽问小女孩近视多少度时,她母亲回答三百度。可是,那个小男孩却抢过话说,“一个是350,一个是480。她的事我全知道”。自豪体现在了小朋友的脸上。妈妈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孩子,虽然只是一句官面话,但是城市人眼里的官面,让孩子用诚实化解了。这是我们城里人久违了的真诚实。
  回到酒店已经10点多了,一天的行程虽然累但是,过的非常有意义。虽然相聚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幸福传递永远传递着。 

          文/方向

图一:在兰州机场马艳丽等受到热烈欢迎
图二:探访贫困母亲
图三:来到贫困母亲安桂兰家中
图四:与贫困母亲安桂兰相互交流
图五:转交胡琨捐赠的善款
图六:安桂兰的女儿向好心的胡叔叔留下忠心的谢意
图七:马艳丽为安桂兰一家捐款
图八:马艳丽鼓励薛梅努力学习
图九:马艳丽为薛梅的妹妹剪指甲
图十:与薛梅一家告别
图十一:薛梅扑在马艳丽的怀中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图十二:与母亲赵霞亲切交谈
图十三:马艳丽与赵霞和她的儿女合影
图十四:耐心寻问孩子的病情

安桂兰家住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马坡村二社
邮编:732115

赵霞家住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成坡乡马坡村二社
邮编: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