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为贫困母亲铺就幸福路
发布日期:2008-05-22 阅读:3968
我们丰南区有总人口50.65万多人,已婚育龄妇女9.7万,辖15个乡镇,一个办事处,共有474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2005年被省确定为“幸福工程”项目点后,我们在城区胥各庄街道办事处兴办的下岗女工馒头加工店和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实施了“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在省“幸福工程”组委会及市计生协有关领导亲临现场的指导下,经过精心谋划,反复研讨,实施项目的整体运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首期被助救的40名贫困下岗女工的生活水平,全部达到或超过了全区人均水平。
  一、加强领导,确保“幸福工程”项目的启动
我们被确定为项目点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成立了由区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再就业局、胥各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幸福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刘建立亲自批示:幸福工程是一项扶助贫困母亲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其文化和身体素质,促进我区文化和谐的公益事业,各有关部门和领导一定要抓实抓好。并亲自批示区财政局为幸福工程拨付配套资金10万元。副区长、区计生协第一副会长刘会荣亲自谋划项目实施意以及资金管理、使用和收回等各个关键环节运作程序。由于区委、区政府、区人口计生局、区计生协等领导的重视,幸福工程项目的启动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抓好“三送”实现点对点的对接
为把“幸福工程”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伟大事业抓好,实现救助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项目启动之初,从抓“三送”入手,实现执行单位与受助点、救助资金与受助母亲点的对接。
一是选好救助人群。根据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在市计生协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确定城镇下岗女工为救助人群,并从中确定了40名救助对象。主要是因为我区城镇下岗女工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生产技能低,经济来源差,无经济基础,相比之下更需求扶助。
二是选好项目点。选项目点我们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1)单位领导重视,(2)有资金需求,(3)有项目发展潜力,(4)资金有收回保证。我们根据市计生协有关领导的指导,结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为项目点。
三是选好项目。选好项目是三选中的关键,根据城区的市场环境和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我们确定了胥各庄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下岗女工馒头加工店和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点是胥各庄街道办事处为解决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创办的小型加工和服务业,吸纳的大都是比较贫困的下岗女工。而且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有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三、抓好资金管理关,确保按时收回资金
按照“幸福工程”有关章程的规定,确保资金的滚动使用、保证资金如期收回,我们规定凡被确定幸福工程项目户,都要填写《幸福工程贫困母亲资金申请表》和《救助贫困母亲资金使用协议书》。建立《救助贫困母亲档案》,一户一帐,专人管理。同时,区项目办公室与胥各庄街道办事处签定了《幸福工程项目资金还款担保协议》,胥各庄街道办事处与下岗女工馒头加工店和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签定了《项目资金还款担保协议》使项目资金按期收回得到双重保险,大大减轻了资金风险。
四、加强管理,强化措施,使项目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幸福工程实施一年多来,我们以治病为基础,治愚为保证、治穷为根本,全面提高受助母亲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使一批城镇下岗女工实现了再就业,摆脱了贫困状况,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及时发放资金,让她们尽快脱贫。在项目运作之前,胥各庄街道办事处组织部分贫困下岗女工创办了下岗嫂子馒头加工店和家政服务中心。之初,因资金不足,生产和服务能力低,经济效益差,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办事处筹措20万元资金添置设备,做为女工的每人5000元原始股金,逐月在工资中扣除。接受了“幸福工程”项目后,20万元的项目款及时置换出办事处的垫付款,受助的40名下岗女工按月定额领取工资。由于加工设备的改善,馒头的加工能力提高了一倍,大型的干洗、水洗设备满足了家政市场的需求。目前,馒头店每天加工馒头 2000公斤以上,职工月工资收入900多元,集体年利润7万元以上,平均每个职工年收入12000元左右,使受助贫困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平达到了全区城镇的人均生活水平,受助母亲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
二是市场服务,提高项目点的经济效益,让受助女工受益。为了使资助金到位后,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并没有发完救助款就万事大吉,而是继续与胥各庄街道办事处一起跑市场,拓宽馒头营销市场和家政服务领域。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跑遍了整个城区大小25个市场、民工比较集中的6个建筑工地和两个寄宿学校,并在城区设立下岗嫂子馒头零售点12个,建筑民工定点包送市场3个,学校和孤寡老人等定点户、被褥拆洗的家政服务点100多个。营销市场的拓宽,大大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馒头加工由原来的日加工800多公斤,提高到2000多公斤,家政服务常年有活干,职工月工资收入900多元,集体年利润达到7万元以上。
三是既让下岗女工提高了生活困境,又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我们的项目救助人群是城镇下岗女工,救助点在下岗嫂子馒头店加工店和下岗家政服务中心,共帮助40名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户均年收入10000多元,救助户脱贫率达到100%,下岗女工吴玉杰刚下岗时只有40岁,可由于突然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不知所措,既觉得茫然无助,又觉得无论在家庭、社会都低人一等,平日不愿出门,“幸福工程”实施后,居委会的干部找到她家,给她讲了幸福工程的事,当时她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到了下岗嫂子馒头加工店,一个月下来,她领到了800多元的工资,她激动的说:“没想到,我还能按月挣到工资,这幸福工程,真是让我感到了幸福,虽然每天累点,辛苦点。但我觉得心里又塌实、又充实”。
四是既融通了群众与党和政府关系,又促进了社会和谐。幸福工程是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实施救助,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计生家庭的关爱,让她们在政治上感到光荣,经济上得到实惠,增添了计生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虽然幸福工程只救助了部分计生贫困母亲,却影响大部分群众对计划生育的看法,更理了解国家计生政策,从而也推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开展。下岗嫂子馒头加工店,治富不忘社会。通过全体职工讨论,一致同意拿出部分资金救助贫困学生,2006年和2007年两年他们分别捐出6000元救助了丰南一中两名优秀贫困学生,受到了社会赞誉。
五是既增加了下岗女工的经济收入,又提高了自身的致富本领。由于受助女工大多是“40、50”人员,她们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因此,我们结合区再就业局聘请专业人员为她们进行加工、家庭、营销等方面的培训4次,职工素质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是既提高了下岗女工的生活水平,又提升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三治”工作中“治病”是贫困母亲不可缺少的工作,大多数下岗女工因为生活习惯或经济拮据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忽视了自己健康状况,为了增强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我们坚持防病为主,治病为辅,治防结合。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上不断完善,受助母亲的治病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因此,我们把项目治病的重点放在预防上,除进行预防疾病的知识宣传外,我们聘请区医院、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生,为她们培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她们有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从事生产活动,使受助母亲不仅在生活上得到实惠,而且在生活质量上得到全面提高,幸福工程为贫困母亲铺就一条幸福路。
以上是我区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的”一点尝试,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