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们都在抱怨丧偶式育儿的时候,这个母亲描绘了爱的完整连载之三
发布日期:2019-02-17 阅读:1968

丈夫比我命苦,没享过一天福


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覃纯菊从未埋怨过自己的丈夫。丈夫消失九年,她自己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丈夫走后,她也从未想过要改嫁。生活不易,通过改嫁寻求共同支撑家庭的靠山是很多贫困母亲的选择。


10.png

说起丈夫查出癌症那天,几点起床、几点下地、早饭吃了什么、怎么说自己不舒服、怎么去的医院、医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所有细节她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她说:“二十年前,丈夫迟迟不愿回家的原因是在外没有挣到钱,而丈夫为数不多陪伴在一家人身边的日子,我都刻在了自己的脑中……”


11.png

我们采访时问过覃纯菊看上丈夫什么,她说丈夫是个和女婿一样勤快的人,就是运气不好没挣着钱,想不开把自己弄病了。临终时丈夫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每次提起丈夫,她都在念叨命不好,没让丈夫过上好日子,神色非常黯然。采访结束时,我们告诉她,要好好生活,替丈夫把没享过的福都享了。她眼睛突然一亮,笑着说:“还是你们读书人会安慰人!”


母亲对苦难的态度,是家庭命运的基石


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母亲,会将自己的焦虑和恐慌逐渐内化为孩子的认知,母亲对生活的抱怨和诅咒都会成为孩子逃脱不掉的宿命。我们从覃纯菊身上却看到了另外一种闪光——不怨恨、坚毅、心存感恩。

 

房子塌了,自己一沙一石盖起,女儿年幼,依然坚持供着读书,丈夫归来,她选择最大程度的包容。即便生活再多苦楚,她也保持着内心的丰盈。这种丰盈,容纳苦难,但却只留给幸福。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女儿收获的不仅仅是坚韧,还有感恩和爱的能力。

 

12.png

就是这样一位内心极富幸福感的母亲,她把可能存在的抱怨转化为了乐观和温暖。看过世间艰苦,却依然爱这个世界,大概这就是“生活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吧!

 

覃纯菊的故事在这里告一段落,下一期我们将走进她的女儿们,那两个于老师镜头下的小姑娘如今已为人母,从她们身上,我们重新认识了“家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