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全面完成下半年幸福工程项目回收、评估、滚动工作
发布日期:2008-10-25 阅读:4186

   母亲的贫困意味着家庭的贫困,从贫困母亲眼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哀怨的眼泪,更有一种对苦难的坚忍以及对幸福的渴望和执著,幸福工程积极为改善贫困母亲的生存现状而长期努力,部分贫困母亲在“幸福工程”的资助下,已经摆脱了贫困或正在摆脱贫困,那一张张欢喜洋溢的笑脸就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帮助贫困母亲走出贫困是国家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义务。蕉城区自始至终把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的专项行动当做区计生协会日常重要工作来扎实推进,重视项目运作的每一环节也是我们一向倡导和始终坚持的!
  蕉城区幸福工程项目办在每个项目点救助周期结束前2个月必将下达《关于认真做好幸福工程期终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项目点在项目结束一个月内需完成项目款回收、期终档案填写(包括运作档案、“三治”及增值报表、典型户呈报、总结等)、自我评估(包括项目自评表及自评报告等)和新一轮滚动救助工作。
  今年下半年,蕉城区到期的幸福工程项目点分别是飞鸾镇、石后乡、八都镇等三个乡镇。7月下旬,区项目办首先对飞鸾镇第二期(2007.72008.7)到期的幸福工程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区项目办在飞鸾镇共投入幸福工程资金6万元,救助8个村贫困母亲15人(户),每人资助20005000元不等,受助贫困母亲年龄最大者44岁,最小者为32岁;小学14人,占该批救助总人数的93%;初中1人,占总人数的7%;从整体看来受助母亲平均年龄约为36岁,年龄集中在30—49周岁,低学历人群虽较多,但多数人有一定文化基础,容易掌握一技之长这些家庭负担虽较重,多数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生活水平较低,但都有强烈脱贫致富的愿望,愿意通过勤奋劳动改变贫困状况,因此筛选出来的贫困母亲符合幸福工程项目的要求。飞鸾镇养殖业以二都蚶、大黄鱼养殖为主,以往资金投入少、规模小、信息闭塞,且缺乏相关技术,帮扶效果不明显;近年该镇制定了许多二都蚶和大黄鱼养殖的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该批项目中就有4位贫困母亲借助幸福工程救助款发展二都蚶养殖。该批所选择的都是短、平、快项目,因地制宜地把有限的资金投放进去,取得较好的收益,激发贫困母亲的创业热情,发展养殖业的有4户,占总户数的27%;种植经济作物的5户,占总户数的33%;运输业的4户,占总户数的27%;矿山开采的1户、修理业的1户,占总户数的13%,惠及人口70人。经过一年辛勤劳作,各救助户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5名贫困母亲的年总收入由救助前603元增加到853元,人均年收入提高250元,户人均收入由前1947元增加到2826元,人均增收879元,可增加经济收入61553元,100%的贫困母亲摆脱贫困,有90%的贫困母亲走上了致富路,救助的6万元资金全部返还,还款率100%。受助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衡量受助母亲项目经营的重要指标。从受助的15名贫困母亲身体健康看,有9名母亲是健康的,3名身体状况一般,有3名体弱多病,从总体看受助母亲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镇农技、卫生、妇幼保健和防疫等部门共计32人(次)参与“治病”、“治愚”活动,举办文化劳动技能培训4次,该批15位贫困母亲都参加了飞鸾镇人口学校举办的有关计生法律法规知识、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计生协会活动、养殖技术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受助贫困母亲60人次。通过培训,贫困母亲的生育文化,致富本领等都有明显提高。20077月发放救助款后,该批贫困母亲还接受镇项目办组织的飞鸾镇卫生院义诊一次,并因人因病制宜赠送了药品;今年上半年接受镇计生服务所健康检查一次,参加妇科病检查的受助贫困母亲30人次;以上服务措施,确保了贫困母亲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命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评估认为:飞鸾镇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运作良好。
  该批项目款于8月中旬完成严密的前期运作后(包括可行性报告、联合论证、立项批复、签订项目协议书、发款仪式等)滚动进入该镇第三期幸福工程(2008.8.262009.8.26)的救助,新一期滚动投入6万元,惠及8个村13户贫困母亲(其中续助5户)受益人群53人,每人资助40005000元不等,其中用于种植业4户、养殖业5户、加工业1户、运输业2户、商业1户,受助前贫困母亲年均收入为1435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205元。目前这项被当地老百姓视为“聚民心、凝民意,造福千万家”的惠民工程,正在为贫困山区的贫困母亲送去一份关爱和力量,使受助母亲们更加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8月上旬,区项目办对730到期的石后乡项目期终工作进行了及时的评估。区项目办在石后乡投入幸福工程资金6.3万元,在6个村救助贫困母亲13人(户)(其中续助5户),每人资助30005000元不等,分别开展养殖业5户,占总户数的38.5%;经营运输业3户,占总户数的23%,商业2户,占总户数的15.4%,加工业1户,占总户数的7.7%,其他2户,占总户数的15.4%,惠及人口60人。救助的贫困母亲借水行舟,搞经营上项目,经过一年的发展,这13个贫困母亲的年总收入由救助前3277元增加到3708元,家庭人均年收入提高431元,户人均收入由救助前2318元增加到3102元,人均增收784元,可增加收入47017元,增长率为33.81%,受助的13户中9户已摆脱贫困,4户基本上脱贫,6.3万元救助资金全部返还,还款率100%;在评估中我们还了解到,去年区林业局制定了发展林产业的优惠政策,贫困母亲阮银桃、林英花和她们的丈夫抓住机遇,选择了毛竹垦复项目,需投入资金15000元,自筹1万元后仍存在5000元的资金缺口,当她们正在为资金发愁时,项目办及时为她们各提供了5000元的救助金,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当项目办人员运作期中入户随访时,林英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幸亏你们提供了救助金,估计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两倍,而且质量也比往年好!”。“三治并举”,该批贫困母亲年龄最大者47岁,最小者为35岁,平均年龄约为37;半文盲、小学9人占该批救助总人数的69.2%,初中4人占总人数的30.8%,低学历人群也偏多;镇农技站、联动中心、植保站、兽医站、计生所、卫生院14人(次)参与“治病”、“治愚”活动,举办文化劳动技能培训4次,该批13位贫困母亲都参加了村人口学校举办的有关计生法律法规知识、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计生协会活动、养殖技术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受助贫困母亲45人次,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13位贫困母亲还接受乡计生服务站健康体检一次,乡、村计生技术人员随访和环情检查一次,受助贫困母亲参加妇科病检查1次计13人次。通过培训,贫困母亲提高了生产技术,增强了自行发展生产的能力。评估认为:石后乡扶持的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目点在825完成前期摸底后进入新一轮滚动救助。石后乡第三期幸福工程(2008.8.252009.8.25)共投入幸福工程资金7.7万元,惠及7个村16户贫困母亲(其中续助6户)受益73人,每人获40005000元不等的救助款,用于种植业4户、养殖业5户、运输业2户、商业4户及其它1户,受助前贫困母亲年均收入为3028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561元。目前乡项目办人员经常深入到受助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跟踪随访服务,了解项目效果和发展情况,及时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发现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或联系有关技术部门帮助解决,使她们项目运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势态。
  9月下旬,八都镇第二期幸福工程项目到期(2007.9.262008.9.26)。区项目办在八都镇共投入幸福工程资金4万元,救助7个村10人(户)贫困母亲,惠及人口48人,每人资助30005000元不等,开展的项目都是以见效快、本小利大的特点为主,发展养殖的有2户,占总户数的20%;种植经济作物的4户,占总户数的40%;经营运输业1户、商业3户,占总户数的40%。期终评估10位贫困母亲的年纯收入由救助前2895元增加到3700元,人均年收入提高805元;户人均收入由受助前2672增加到3270元,人均增收598元,增长率22%10户受助户均已摆脱贫困,脱贫率100%90%的贫困母亲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产生经济效益32704,救助款4万元全部返还,还款率100%。该批贫困母亲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为34岁,平均年龄约为36岁。小学7人占该批救助总人数的70%,初中3人占总人数的30%;镇农技站、联动中心、植保站、兽医站和卫生与、计生所合计24人次参与“治病”、“治愚”活动,举办文化劳动技能培训4次,该批10位贫困母亲都参加了村人口学校举办的有关计生法律法规知识、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计生协会活动、养殖技术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受助贫困母亲40人次。2007年下半年该批贫困母亲又接受县级医疗服务队义诊一次,并因人因病制宜赠送了药品;今年下半年接受市计生委组织的乳腺检查一次,接受乡、村计生技术人员随访和环情检查一次,参加两次妇科病检查的受助贫困母亲20人次,评估认为:八都镇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项目运作良好。
  该镇第三期项目款滚动运作已于1027开始,新一期(2008.102009.10)共投入幸福工程资金4万元,惠及9个村9户贫困母亲(其中续助3户)受益41人,每人获40005000元救助款,用于运输业1户、种植业4户、养殖业2户、商业2户,受助前贫困母亲年均收入为2944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485元。发款仪式上,受助母亲们纷纷表示要用好这笔钱,不辜负党和政府对计生户的深情厚谊,对幸福工程“雪中送炭”的善举无不感到深深的谢意。
通过“幸福工程”的实施,还涌现出了许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母亲”,众多贫困母亲不仅闯出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改变了旧的婚育观念,思想状况、精神面貌、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改善。各乡镇项目办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能及时发现和培植先进脱贫母亲的典型,每期期终均树立12个新的典型户加以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诸如石后乡下竹洋村张妙彬一家四口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农闲时打些零工,家庭人均收入不足800元。2007年获得幸福工程救助款5000元,用于养鱼3万尾、鸭500只、鳖等,经过夫妇勤劳耕作,年收入达3万元,实现少生快富之梦;当她看到陈细吕生活困难、致富无门时,还帮助其共同发展养殖业,共同致富。石后乡大岭村贫困母亲黄爱钰为人善良,遵纪守法,吃苦耐劳,2007年获得5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扩大了原小杂货店的店面,补足了货源,丈夫将货品运到邻近村销售。通过夫妇俩辛勤劳动,家庭收入大大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脱贫致富奔小康。飞鸾镇下村林灼粦夫妇, 20077月获得5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后,整合小额贴息贷款资金养殖二都蚶14亩、荔枝36株、龙眼28株,经过夫妇俩一年来吃苦耐劳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2008年养殖二都蚶年纯收入5000多元,荔枝收入3000多元,合计年收入达8000多元,成为当地经济大户。飞鸾镇沈洋村陈金菊夫妇系贫困户, 20077月获得3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后,整合小额贴息贷款资金购买了一部农用拖拉机跑运输,经过夫妇俩一年努力,家庭年收入大大提高达到9000多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上半年新购了电磁炉等家庭用品。八都镇林洋头村贫困母亲刘美珍, 20079月获得5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后,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放在种植药材黄栀子及台湾蜜雪梨上,扩大规模,不仅种植药材3亩、梨10亩,还致力于茶园管理。经过夫妇俩一年苦心经营,2008年纯收入达6000多元,家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预测今年底可达万元收入;同时该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后还不忘乡亲,指导带动同村5户困难户种植药材、果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受到大家的好评。象上述这些通过“幸福工程”脱贫致富的贫困母亲,在蕉城区还有很多。幸福工程项目的成功,换来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通过典型户的以点带面,也增进了幸福工程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综合评估认为:
  一、主要成效:
  1、受助母亲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路。下半年累计滚动投入救助资金17.7万元,先后实施3期救助项目,共救助贫困母亲38户,惠及家庭人口167人,项目点覆盖3个乡镇24个行政村,滚动率100%38户受助户发展种植业12户、养殖业12户、加工业1户、商业7户、运输业5户、其它1户,受助的38户贫困母亲人均增收495元,产生经济效益13.73万元,脱贫率100%,资金回收率达100%。因此,下半年到期的幸福工程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2、三治并举,提高贫困母亲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在“治愚”方面,乡镇项目办充分依托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和村人口学校,组织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部门优秀的技术人员下乡进村,为贫困母亲举办科学技术、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农业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班12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145多人次。在“治病”方面,乡镇项目办结合下半年“7.11”世界人口日等组织区计生服务站和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市、区疾控中心、乡镇计生服务所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贫困母亲健康检查5次,诊查贫困母亲63人次,查出常见妇科病7例,治愈7人。项目办人员经常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受群众欢迎。幸福工程的深入开展和实施,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育龄群众的生育愿望转变为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求,人人争相学技术、学科技。
  二、存在问题
  尽管各项目点下半年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但我区幸福工程在运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项目的发展:
一是认识不到位。很多同志认为幸福工程不属于计划生育协会考核内容,做得好也仅奖励12分,且手续繁琐,因此是吃力不讨好、可抓可不抓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二是很大部分的受助贫困母亲自身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文化素质偏低、不独立具备致富实用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有的技术等方面掌握得不好,造成了效益较差。诸如下半年到期的飞鸾镇救助的贫困母亲具有经济经营技术的仅2人,只占该批贫困母亲总人数的13%;八都镇10位贫困母亲个人具有养殖技术的仅2人,只占该批贫困母亲总人数的20%;石后乡13户贫困母亲中个人具有养殖技术的有7人,占该批贫困母亲总人数的53.8%,大部分依靠丈夫共同管理项目。三是救助额度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在开发经济效益好、收获时间迟、资金投入多的项目上,受到受助款资助金额少周期短的制约。诸如石后乡项目虽然对口,但有些水产养殖项目救助资金偏少,对项目的运作突显救助力度不够。四是农村贫困家庭对投资的风险有畏惧心理,思想不够解放,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开手脚,总在小农经济的发展圈中发展,形不成规模效益;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诸如飞鸾镇选择养殖二都蚶、大黄鱼虽然效益高,但项目投资大风险高,效益好坏受市场影响较大。五、救助款被回收后,项目后期管理缺乏资金,影响发展后劲。六、幸福工程属于社会系统工程,由于计生协会人力、职能权限的原因,很难协调政府各个部门利用部门优势对贫困母亲进行救助,“三治”不够经常不够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强烈和多层次的需求。七、项目救助面不够广、项目点布局不合理、项目难选准、运作期和项目生产期不相一致、技术服务跟不上等等问题,都有待各项目点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今后思路:
  一是以宣传为先导,送科技下乡,帮助贫困母亲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她们发展项目的信心。其次要从提高贫困母亲素质入手,齐抓共管,综合服务,充分发挥镇、村计生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畜牧、林业、科技等部门的理事、志愿者向贫困母亲传授文化、科普、农业技术等知识,尤其是学习交流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信息,通过一级带一级的培训,使项目户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并增强受助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要利用医疗、卫生、计生现有设备组织医疗人员到项目点开展义诊活动和生殖健康普查,提高贫困母亲的健康水平。
  二要严格把好选项定人关、项目管理关和后期还款滚动关;开展爱心教育,让救助户认识到幸福工程的救助资金来之不易,凝聚着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的一片真情和心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并开展自强和诚信教育,教育被救助的贫困母亲树立自立、自强和诚信的意识和观念,使其自觉主动如数还款,救助更多需要救助的贫困母亲。
  三是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及信贷部门对贫困家庭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发挥社会各界或政府部门优势,把贫困母亲作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民政、卫生、教育、土地、工商、人事等有关部门,协调起来,并号召社会各界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制定施救或施助措施,携手努力,共同消除贫困,让所有的贫困母亲和其他母亲一样,走上富裕幸福之路,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和谐社会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