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帮助困境母亲,建设幸福家庭 甘肃省宕昌县南河乡脚力铺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这里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只有1.2亩。
村民陈欣1994年与妻子罗喜菊结婚后,先后于1995年2月和1999年10月生育了两个女儿。全家4口人,耕种着4.5亩责任田,全家的收入仅靠种植粮食作物和一些中药材,一年苦到头,也只能收入2000多元。随着两个孩子先后入学,陈欣一家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辛勤劳作一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2007年以来,县上将脚力铺村确定为整村推进项目村之后,陈欣一家好事连连:乡上为他们办理了600元的养老储蓄,免除了150元的自来水入户费,解决资金2000元帮助修建了“一池三改”,免费解决了1台太阳灶,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硬化了门前道路,等等。这一切激起了陈欣一家的致富信心,使他们看到了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
就在此时,他们一家盯住了养猪这条致富路,但苦于没有发展资金,加之市场上猪的价格暴涨,每头仔猪的价格涨到400多元,要养猪谈何容易。正当陈欣一家为养猪资金发愁之时,2008年4月,县幸福工程项目办的同志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及时给他家安排了5000元“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贷款,他们自己也想方设法积极在亲戚家东凑西借,筹措资金10000元,购买了10头长白山品种仔猪(其中3头母猪)和一些猪饲料。乡上还为他们请来了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传授养猪的技术,并为他们配发了养猪书籍和光碟。陈欣夫妇俩起早贪黑,精心饲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查阅养猪书籍和观看光盘,认真学习饲养技术。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劳作,他家饲养的3头母猪当年产下36头小猪仔,当年销售30投,收入13000多元,当年育肥猪7头,销售收入12000多元,减去4000元的饲料费,当年纯收入21000元。个个膘肥体壮,当年就出售了35头,共收入21000元。有了钱后,陈欣一家首先想到是偿还“幸福工程”贷款,于2009年5月按期还清了幸福工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