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帮助困境母亲,建设幸福家庭 八都镇幸福工程项目点系我区2009年度最后一个到期的项目点。10月27日,八都镇第三期“幸福工程”救助款按期全额回收及时返还区项目办,标志着2009年度蕉城区幸福工程款顺利全面回收。
11月上旬,区项目办对八都镇第三期(2008.10~2009.10)到期的幸福工程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区项目办在八都镇共投入幸福工程资金4万元,救助云淡村、八都村、屿头村、林洋头村、闽坑村、海星村、半山村、吴山村、溪池村9户贫困母亲,每人资助3000~5000元不等,受助贫困母亲均,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为33岁;小学文化程度6人,占该批救助总人数的66.7%;初中3人,占总人数的33.3%;从整体看来受助母亲平均年龄约为36岁,年龄集中在30—49周岁,低学历人群虽较多,但多数人有一定文化基础,容易掌握一技之长;这些家庭负担虽较重,多数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生活水平较低,但都有强烈脱贫致富的愿望,愿意通过勤奋劳动改变贫困状况,因此筛选出来的贫困母亲符合幸福工程项目的要求。八都镇农技、卫生、妇幼保健和防疫等部门共计19人(次)参与幸福工程“治病”、“治愚”活动,举办文化劳动技能培训2次,该批9位贫困母亲都参加了镇人口学校举办的有关计生法律法规知识、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计生协会活动、养殖技术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受助贫困母亲18人次,通过培训,贫困母亲的生育文化,致富本领等都有明显提高。受助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衡量受助母亲项目经营的重要指标,从受助的9名贫困母亲身体健康看,有5名母亲是健康的,2名身体状况一般,有2名体弱多病,从总体看受助母亲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2009年上半年该批贫困母亲接受了项目办组织的县级医疗服务队义诊一次,并因人因病获赠药品,下半年接受镇卫生院妇科检查一次,乡、村计生技术人员随访和环情检查一次;以上服务措施,确保了贫困母亲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命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八都镇是个平原、山区、海岛兼备,老、少、边、岛兼有的农业型海滨集镇,由于地理区位优势,茶叶生产一直是该镇多数山区村的传统经济作物,但长期因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茶叶在社会经济以及茶农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总是起起落落,许多茶农即使拥有着大片的茶园,茶叶也有着优良的品质,却增产不增收;特别是在新世纪前后的几年,由于品种老化、加工跟不上,茶农增收难,茶业发展面临困境。近年该镇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山地综合开发”的号召,致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了茶叶、蘑菇、中药材、水果、禽蛋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六大产业,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该批项目中,就有3位贫困母亲借助幸福工程救助款种植经济作物,占总户数的33%;有3位发展养殖业,占总户数的33%;有1位经营运输业、有2位经营商业,占总户数的22%,惠及人口41人;该批所选择的都是短、平、快项目,因地制宜地把有限的资金投放进去,取得较好的收益,激发贫困母亲的创业热情。经过一年辛勤劳作,各受助户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9名贫困母亲的年总收入由救助前2944元增加到3700元,人均年收入提高756元,户人均收入由前2485元增加到2967元,人均增收482元,可增加经济收入19762元,100%的贫困母亲摆脱贫困,90%的贫困母亲走上了致富路,救助的4万元资金全部返还,还款率100%。
八都镇第三期通过“幸福工程”的实施,同样涌现出了许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母亲”。林洋头村贫困母亲刘美珍在2007年度受助的基础上,利用续助资金于2008年度扩大种植台湾蜜雪梨达15亩,并种植中药材5亩,还致力于茶园管理。受助两年后中药材纯收入达4000多元,蜜雪梨纯收入达到1500元,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远高于全村年人均2800元的水平;该受助户脱贫致富后还不忘乡亲,指导带动村里其他困难户种植药材、果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为乡亲们提供了许多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受到大家的好评。幸福工程的具体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母亲在发展种植、养殖等致富项目上的资金缺口,也促进了广大农民群众婚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起到了帮一位母亲,助全家幸福,带一方百姓的作用。
综合评估认为:八都镇第三期幸福工程项目选定适宜,党政重视,组织机构健全,项目运行规范,资金回收率高,管理、发放、滚动运行情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现,为更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解除困难、走出困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受助母亲在镇项目办的组织管理下,利用幸福工程资助的3000~5000元启动资金以及各项配套服务,经过短短一年的辛勤劳动,绝大多数家庭的人均收入从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超过了当地平均水平;受助母亲还积极参加幸福工程治愚、治病活动,文化、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许多人成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她们的孩子重新回到课堂,她们的家庭因幸福工程而走向幸福!但尽管该期项目实施取得明显的效益,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项目的发展,诸如很多受助贫困母亲文化素质偏低、不独立具备致富实用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技术掌握得不好造成了效益较差,该批救助的贫困母亲个人具有养殖技术的只有2人,仅占该批贫困母亲总人数的22.2%,大多依靠丈夫共同管理项目。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该批项目款于11月上旬完成严密的前期运作后滚动进入该镇第四期幸福工程(2009.12~2010.12)的救助,新一期滚动投入4万元,惠及5个村8户贫困母亲(其中续助5户)受益人群38人,每人资助5000元,其中用于种植业3户、养殖业4户、商业1户,受助前贫困母亲年均收入为3500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260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八都镇幸福工程项目按时全额回收、及时全面滚动,意味着我区现已全面完成本年度幸福工程项目滚动救助工作。截止到11月30日,2009年度到期项目资金47万元,全额回收的99户贫困母亲人均增收1023元,家庭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2766元提高到3615元,户人均增收849元,增长31%,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万多元,93户贫困母亲通过救助告别了贫困走上致富路,脱贫率达94%,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资金回收率100%;八个回收点开展各类培训班31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388人次,为贫困母亲健康检查11次,诊查贫困母亲130人次,查出常见妇科病33例,治愈31人。各回收点全面完成新一轮滚动救助工作,先后滚动实施七期救助项目,滚动投入救助资金47万元,滚动救助贫困母亲97户,其中发展种植业33户、养殖业26户、加工业15户、商业17户、运输业5户、其它1户,受助前户人均收入为3109元,惠及家庭人口421人,项目点覆盖8个乡镇44个行政村,滚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