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2010年幸福工程项目评估报告
发布日期:2010-10-13 阅读:3411

   199810月,我区被幸福工程省组委会批准为幸福工程项目县,先后投入幸福工程项目资金合计47万元,通过十三年来的项目运作产生了良好的救助效果,现就我区2010年度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运行情况评估如下: 
  一、今年幸福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蕉城区辖10个镇、4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305个村(居),总人口43.74万人,现有二女扎计生户3354户。幸福工程是国家一项以救助的贫困母亲为使命的社会慈善事业。我区自1998年被幸福工程福建省组委会确定为首批幸福工程项目试点县(区)启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十三年来,已连续发放十三期幸福工程项目款。截止至20101010日,蕉城区到期的幸福工程项目点分别有霍童镇、赤溪镇、洋中镇、金涵乡、石后乡、九都镇和飞鸾镇等七个乡镇,到期项目资金43万元,全额回收的89户贫困母亲人均增收1061元,家庭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3283元提高到4569元,户人均增收1286元,增长39%,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9万多元,86户贫困母亲通过救助告别了贫困走上致富路,脱贫的母亲不忘幸福工程的救助,她们在经济条件好转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其他贫困母亲,从而呈现出“爱心奉献”的良好局面,带动项目周边一大批家庭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幸福工程实施救助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救助活动本身,其内涵成份也大大高于整个救助过程,在救助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成为动员广大群众追求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完善自身道德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价值导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婚育观念悄然改变,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多年来,项目户中无一例出现违法生育,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深入发展,得到了各界充分的肯定。七个回收点现已全面完成新一轮滚动救助工作,先后滚动投入救助资金43万元,滚动救助二女结扎户贫困母亲87户,其中发展种植业47户、养殖业12户、加工业13户、商业13户、运输业1户、其它1,受助前户人均收入为3710元,惠及家庭人口397人,项目点覆盖7个乡镇40个行政村,滚动率100%,现项目运作保持良好的态势。今年度最后一个项目点——八都镇于12月初到期,回收及新一轮摸底事宜已部署完毕。
  二、幸福工程项目运作及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为加强对幸福工程项目的运作和管理,七个回收点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幸福工程管理制度及管理服务档案,具体运作中均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前期入户摸底,谨慎选择救助对象。坚持对申报上来的对象进行挨家挨户的前期入户摸底核实,详细了解其申报动机、个人素质以及诚信度等,搞好项目的考察、论证、申报工作;通过乡级个别谈话、区级走访调查,乡镇把关、区里决定,按照优先考虑二女扎户中有迫切脱贫愿望、有劳动致富能力、能按时偿还扶助资金的原则,谨慎选择救助对象,选准对象,并按要求把受助对象名单、发展项目、资助金额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坚持项目投资选择多元化,选准、选好发展项目。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各乡镇项目点根据幸福工程小额资助款周期短的特点,从当地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受助对象的自身因素诸如文化素质、家庭经营条件和个人特长等因素,本着实际、实惠的原则围绕我区“茶、鱼、菜、果、牛、菌”六大主导产业,为贫困母亲当参谋出点子,帮助提供信息、分析行情、反复论证、认真筛选,逐人逐户理顺发展思路,引导受助贫困母亲着重发展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市场前景好、收益大的“短、平、快”致富项目,特别选择当年投入、当年能见效的项目,既有利于按时还款,又益于滚动发展,使之快见成效及时受益;支持贫困母亲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选定项目,指导受助贫困母亲发展产品适销对路、价格高、效益好的生产项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今年来共发展种植业47户、养殖业12户,两项合计占受助户数67%,加工、运输、商业等28户,占受助户数33%。
  ()坚持项目运作管理规范化。在发放幸福工程项目款过程中,为使有限的资金真正对受助家庭产生经济效益,并确保资金定期回收,坚持严把经济担保关,实行层层签订借款协议书,履行经济担保责任。乡镇计生协与区项目办签订借款合同书,并由乡镇政府担保;贫困母亲与乡镇计生协签订借款协议书,明确受助户按时归还本金的法律责任,并由村委会和一名有经济实力的村两委干部或亲戚担保;一旦资金回收不起来,担保方和担保人都将负全部经济责任。坚持举办现场发款仪式,救助资金直接发放到户,增强幸福工程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从根本上杜绝挪用救助金或救助金发放不及时的现象,还大大增强了贫困母亲和担保方的法制观念,强化了还款意识和责任。
  ()坚持“三治”并举,提高救助水平。项目资金启动后,提倡“一帮一、富帮贫、共同富”,将受助贫困母亲制卡建档,有针对性地确定跟踪服务人,定期入户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产前选项目、产中生产指导、产后帮销售,实施一条龙服务。针对所扶持的生产项目的科技含量、项目品种、技术操作、市场风险等方面及贫困母亲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生殖保健知识和致富信息的问题,各项目点以人口学校为阵地,邀请农技站、联动中心、植保站、兽医站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所卫技人员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文化补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生殖健康讲座、致富信息传授等活动,霍童、九都、赤溪等项目点还组织受助户参加霍童镇每年举办的“3.18”农业新品种推介会,从中学习有关知识;及时联系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来为受助户讲课开展技术指导,以提高她们的经营水平和致富本领,实现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受助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及时提供产品流通和销售价格信息,解决产品营销问题,使其增产增收。通过服务让贫困母亲感受到幸福工程带来的温暖。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保证生产有序运行,达到帮扶一户,脱贫一户的目的。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班27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308人次,沟通了信息,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贫困母亲技术管理水平和致富能力,并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在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项目点乡镇还结合“三查一治”活动,每年定期组织2次进村入户普查义诊、治病等活动,为贫困母亲开展查病、治病活动;同时利用母亲节、世界人口日、“5.29”协会活动日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的宣传,除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的目的、意义外,为贫困母亲健康检查11次,诊查贫困母亲133人次,查出常见妇科病36例,治愈32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被救助的贫困母亲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坚持抓典型、树样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乡镇项目点采取重点救助,全面开花的方式,注意挖掘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每期及时发现和培育先进脱贫母亲的典型,期终均树立12个新的典型户加以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重点宣传傅巧斌、蔡秀明、彭玉屏等被救助贫困母亲勤劳致富的典型事迹,这些脱贫母亲的身上,更多的是普通农村妇女沐浴惠民工程的缩影,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全面辐射、广泛参与、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良好局面。
  综合评估认为:今年到期乡镇项目点的幸福工程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八个点都按照幸福工程“三治”并举的原则,开展了“治穷、治愚、治病”项目,全区累计滚动投入资金259.5万元,救助二女扎贫困母亲644(),惠及人口2873(),项目点覆盖13个乡镇157个村,529户受助对象中发展种植业242户、养殖业154户、加工业59户、商贸业101户、运输业73户、其它行业15户,前十二期救助的549户贫困母亲(第十三期正在运作之中),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9万多元,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2624元,提高到3569元,人均增收945元,增长36%,523户贫困母亲通过救助已脱贫或基本脱贫告别了贫困,脱贫率95.26,资金回收率和滚动率均达100%。在“治愚”方面,充分依托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和村人口学校,组织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部门优秀的技术人员下乡进村,为贫困母亲举办科学技术、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农业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班141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2031人次。在“治病”方面,结合每年“母亲节”和“5.29”会员活动日组织区计生服务站和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市、区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为贫困母亲健康检查65次,诊查贫困母亲1117人次,查出常见妇科病295例,治愈274人。十三年来全区被救助的529户二女扎贫困母亲受到全国、省、市、区计生协会和幸福工程组委会表彰的有80人。
  我区的“幸福工程”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筹资面相对较窄,受资金的制约,救助面还不够广,项目的选择也不尽科学,效益发挥还不够充分,离上级的要求和广大贫困母亲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作为幸福工程的实施者,我们深感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为了不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重托,为了不负政府的支持,为了不负受助者的期望,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作责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工作方法,努力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合理使用资金,降低工作成本,完善管理体制,保证有效实施,发挥幸福工程拾遗补漏的优势,替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促进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我区幸福工程在未来的几年中首先要广募善款,扩大规模。其次是用好资金,发挥效益。第三是重点扶持,支持贫困山区。第四是以人为本,以爱经营。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了母亲的欢乐,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所有人的幸福而加倍努力,让所有的人们同我们一样享受幸福阳光的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