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青海省幸福工程项目点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06-08-21 阅读:4371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央国家机关计生委关于“努力做好以救助贫困母亲为重点的幸福工程”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2006年计划生育工作安排,并结合“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献爱心”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生委于6月27日至7月3日组织院计划生育主管干部32人赴青海省平安县幸福工程项目点进行实地考察。院直属机关常务副书记、院计生委副主任赵燕平同志参加了这次活动。现将考察调研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活动总体情况
    我院这次考察调研活动,得到了院内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院秘书长、计生委主任朱锦昌同志亲自批复,且一再嘱咐,要把善事做好做实,尽可能不给地方增加麻烦;院计生委副主任、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赵燕平同志主动提出参加考察;院计生委副主任、办公厅主任黄晓勇同志虽然因工作脱不开,但他亲自审定考察方案,并委托计生办,结合“关爱女孩行动”,帮助认领两个家境困难,但勤奋好学的贫困女孩,资助她们完成学业。
    考察出发前,院计生办主持召开考察调研预备会,成立了考察活动临时领导小组,对参加考察的人员做了明确分工和分组,提出考察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布置了具体任务。赵燕平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后,参加考察的同志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有些同志带了许多尚未穿过或八成新的衣物,准备捐给项目点的贫困母亲;有些同志带了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和课外辅导书,准备捐给即将受助的小学校的孩子们。
    这次赴青海考察调研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中央国家机关倡导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以考察、走访、慰问等形式,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实施幸福工程的真正含义和青海省幸福工程具体实施运作情况;二是为我院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提供一次与贫困母亲面对面亲身感受和体验贫困的机会,以使大家今后对幸福工程这一社会善举激发更大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三是走访贫困母亲,了解她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同时给她们带去一点实惠,对尚未受到救助的贫困母亲进行结对救助;四是看一看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购买部分教学用具,资助项目点的贫困小学;五是结合“关爱女孩行动”,认领并将长期资助两名贫困家庭的女孩上学,直至完成学业;六是走访、慰问已经受助的贫困母亲,了解“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幸福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6月27日晚八点钟,考察团一行33人顺利抵达西宁机场。青海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靳培德、秘书长赵明虎、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等同志以及省幸福工程组委会的有关干部到机场迎接。他们首先向考察团敬献了鲜花和青稞酒,随后向每一位同志敬送了祝福的哈达。考察团的同志们刚刚踏上青海这片热土,就被青海人民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
    6月28日,早上八点钟,在省计生协、幸福工程组委会、平安县等有关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考察团来到平安县寺台乡乡政府大院,与在这里等候多时的乡政府领导干部和贫困母亲们举行座谈。
    省计生协赵明虎同志主持会议,平安县副县长谭玲致欢迎词。青海省、平安县、寺台乡计生协会和幸福工程组委会的同志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省、县、乡各级政府关于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运作情况。赵燕平同志代表我院计生委讲话。受助的贫困母亲代表王孝柏、陈惠琴等作了典型性发言。
    座谈会场上无遮无拦,太阳直晒,紫外线很强,尽管如此,大家并不介意,只是认真的倾听场上的发言,直至结束。他们被青海省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运作和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所感动。
    座谈会结束,考察团来到寺台乡小学。小学校的师生们舞动着花环,喊着口号,列队欢迎考察团的到来。许多孩子的家长把自家养的鲜花采下,摆放在主席台。
在学校举行了两个捐赠仪式:一是捐赠一万元,结对救助5位贫困母亲;二是为学校捐赠五千元教学用具。同时,当场认领两个一年级的贫困女孩,将在今后逐年资助她们,直至完成学业。县、乡政府有关领导、学校校长、学生代表相继发言,赵燕平同志代表院计生委和考察团讲话,并向同学们提出希望。在炎炎烈日下,孩子们为考察团表演了节目,并为我院每一位同志佩戴了鲜艳的红领巾。会后,大家把带来的图书和学习用具捐给了孩子们。
    随后,考察团分为两队,分别走访慰问了以前受助的和这次受我院救助的贫困母亲,并把带来的衣物捐赠给她们。走访中,大家被青海人民的纯朴民风、贫困母亲们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她们厚道热情和待人诚恳的本质所感动。
    大家一致反映,这样的考察活动非常有意义,即便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它不仅为大家创造了了解西部贫困母亲和孩子们的贫困生活的机会,也让大家在感受贫困的同时,感受到了贫困母亲们在困境中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带给贫困母亲们的温暖;感受到了人口与计生工作深层的含义;更感受到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对社会和谐和促进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幸福工程有句标语写得好,“没有幸福的母亲,就没有幸福的家庭,没有幸福的家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通过考察调研活动,大家对幸福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认识到了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总之,这次考察调研活动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每一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考察团回京后,大家不顾辛苦和疲劳,纷纷投稿,把对这次考察活动和幸福工程的感想、体会、心得、纪实等写出来,并建议搞一个专栏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和参与这项利国利民的名符其实的幸福工程。
     二、青海省幸福工程开展情况                          
    1.省况简介
    青海省是一个有着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43万人口,42个少数民族,经济、文化都相对滞后,贫困面积较大的省份。有15个国定贫困县,10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近120万。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纯收入2165元。
    2.幸福工程组织机构
    青海省幸福工程组委会成立于2001年5月,副省长、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邓本太任组委会顾问,省人口计生委主任苏宁任组委会主任,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计划生育协会。
    为确保幸福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四级组织网络:一是成立幸福工程青海省组委会,由省领导亲自抓;二是成立各项目县幸福工程领导小组,并成立项目办,专人负责项目实施;三是成立乡和村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督导检查及其运作情况。
    四级组织网络的设立,规范了幸福工程项目的管理,搭建了帮助贫困母亲劳动脱贫的平台。
    3.幸福工程的实施运作情况
    青海省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始于1996年。先后在平安县、湟中县、都兰县和民和县建立了项目点,救助资金210万元,救助贫困母亲824人,惠及人口3700余人。各项目县在帮助贫困母亲脱贫的同时,还积极为她们开展治愚、治病活动,坚持“三治并举”。
    截止2005年底,共举办种植、养殖、文化知识等各种培训班135期,4944人受到培训;组织医疗专家举办生殖健康培训和义诊100余场次,3256人次得到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治愈常见妇科病491人。
    自青海省幸福工程组委会成立以来,其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运作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二是在项目的选择上,认真调研,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选准项目;三是在项目的管理上,建立了一套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监督严格、档案齐全的管理机制;四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帮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
    2005年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已决定在湟源县、共和县实施幸福工程项目,救助资金50万元,近期将启动实施。
    青海省在幸福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受助母亲勤劳致富的骨干和典型示范户,成为本地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她们受助致富后,积极帮助其他贫困母亲和村民脱贫,在她们的带动下,项目县的许多村已成为种植或养殖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原贫困母亲王孝柏利用幸福工程救助款摆脱贫困,又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办了两个藏毯厂,吸收妇女劳动力200余人,扩大了救助规模,幸福了更多的家庭。她朴实的说:“我的今天是幸福工程给的,我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幸福工程,回报社会”。贫困母亲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幸福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强了贫困母亲自我脱贫的能力,改善了家庭条件,而且在提高她们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她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经济地位,为当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青海省地域广,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比较滞后,给幸福工程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幸福工程募捐活动开展较慢,自2001年省组委会成立到2005年底,仅募集资金11﹒4万元;二是省组委会活动经费拮据,对指导各项目点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图一:中国社科院代表向青海省平安县幸福工程项目办捐款一万元
图二:所捐一万元捐款当即一对一救助寺台乡李万菊等五位贫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