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同志生平
发布日期:2006-10-19 阅读:5783


王光美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原局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王光美同志1921年9月26日出生于北京市,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启蒙,"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使她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憾,她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坚定了读书报国的思想。1935年初,考入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报刊和文章,她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积极参加本校学生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后,她在家自修学业, 同时在家兄共产党员王士光的影响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9年秋,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学习,1943年大学毕业后,继续在该校理科研究所物理部攻读研究生,成为我国最早的女性原子物理硕士研究生之一。在校期间,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同时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密切联系,从事一些革命工作。1945年夏毕业,获理科硕士学位,留校担任物理系助教。1946年3月,经中共地下党组织推荐,她放弃了美国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以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担任中共代表团英文翻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年6月,国共两党和谈破裂,大规模内战开始,她毅然抉择投身革命,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分配在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翌年3月,抽调到晋西北兴县土改工作团做土地改革工作。1948年3月回到延安,4月随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先期到达这里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刘少奇同志结为革命伴侣,随后调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刘少奇同志的政治秘书兼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1949年3月,随中央到北京香山,不久随刘少奇同志到天津,帮助解决天津解放后在城市管理和恢复生产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美同志继续担任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十几年间,她悉心勤勉,谨言慎行,兢兢业业,先后陪同刘少奇同志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考察工作;根据组织安排,到河北保定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担任工作组副组长、副书记;前后七次随刘少奇同志出访外国,圆满完成了刘少奇同志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为了让刘少奇同志专心致志地处理党和国家的大事,她在生活上给予了刘少奇同志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王光美同志即受到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残酷迫害,被关在监狱达12年之久,在受迫害期间,她依然对党忠诚,坚贞不渝地维护刘少奇同志的尊严,与"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她重获自由,1979年8月得到平反并恢复工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外事局局长,兼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1980年中央为刘少奇同志平反后,她衷心拥护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社科院外事局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交往工作,促进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从社科院外事局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她专心致力于全国政协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考察等活动,认真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职责,尤其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方面,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

  1995年2月,王光美同志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邀请,担任"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组委会主任。她以一位普通母亲的身份向全社会呼吁: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贫困母亲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心。针对"幸福工程"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情况,她亲自确定了工程"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工作模式,并在一些贫困地区开展了项目试点。她不顾年高体弱,亲自深入到陕西大荔、福建安溪、河南三门峡、北京门头沟等贫困地区考察,了解这些地区贫困母亲的生活状况,给她们送去温暖、带来希望。在积极向社会各界募捐的同时,她以身作则,多次向"幸福工程"捐款,不惜拍卖自己的家藏珍品。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她作为政协常委或委员多次在会上发言,宣传"幸福工程",呼吁全社会关注贫困母亲。在"幸福工程"组委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总是积极参加,用丰富的政治智慧、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推动"幸福工程"由小到大,沿着正确的 方向健康发展。几年来,"幸福工程"已从当初的默默无闻成为一个知名的社会工程,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这项行动,项目点遍及300个县(市、区),惠及人口90余万。

  1998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努力做好慈善事业、两岸交流、国际交往等工作的同时,王光美同志又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活动中,积极协助中央及有关部门筹备纪念大会、思想研讨会、大型图片展等各项活动,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为纪念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回忆纪实的笔法,协助编著了《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刘少奇文稿》、《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访谈录》等文献,帮助人们更多地认识一代伟人刘少奇。

  王光美同志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王光美同志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经得起考验,受得住委屈,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革命意志历战弥坚。她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怀爱民之心,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民生疾苦。她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勇挑重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工作作风严谨,不尚空谈,注重实干,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她光明磊落,坦诚正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她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作风民主,善纳群言,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她和刘少奇同志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堪称革命伴侣中的楷模。她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她胸襟豁达,与人为善,能够客观地看待历史,积极地面对未来,终生秉持一颗宽容、慈爱之心,为党的事业与社会和谐勤谨尽力。她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严格要求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他们要自立、勤俭、乐于助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她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信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会前赴后继、兴旺发达。

  王光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好党员、好同志,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姐、老前辈。我们要缅怀她的革命业绩,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发扬她的崇高精神,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