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新人家——漳湾镇鳌江村连家渔民的变身记
发布日期:2013-01-21 阅读:4458

鳌江新人家——漳湾镇鳌江村连家渔民的变身记

在闽东沿海地区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世代以船为家,终年在海上颠簸,他们被称为“连家船”渔民,俗称“曲蹄人”、“吉普寨人”。这群以海为家的吉普寨人是不敢上岸,不能与岸上人通婚,连家船民的生、老、病、死,婚丧、喜事等等,一切生活都在船上。

在过去,“上学念书、住有其屋”对于连家船渔民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然而,近几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扶持下,昔日风雨飘摇的渔民,如今已经住上了一座座砖木水泥结构的新房,漂流海上的儿童如今也能安心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连家船人祖祖辈辈“上岸定居、告别漂泊”的梦想也渐渐实现了。

郑维娇是蕉城区漳湾镇鳌江村德渔民,与其他连家船的渔民一样,她有着自己的小家,一个七平方米的小船,这个看似简陋的地点,却容纳着郑维娇一家四口的所有,包括吃、住、行。

在这样的“家”里,她与丈夫林泉禄结了婚,婚后分别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两个女儿的出生使这个小家庭充满欢乐,但郑维娇夫妇也变得更加忙碌了,除了要经常出海捕鱼之外,还要换取一家人的生活用品,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女儿也渐渐长大,郑维娇开始考虑孩子的就学问题。2003年,为了给两个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她与丈夫商量后决定离开连家船上岸生活,将两个女儿送到城区就学,不再每天出海捕鱼。为了生存,夫妻俩在蕉城区打零工,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从连家船到陆地,对郑维娇一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折过程,但她们也期望着能够在陆地有个安稳的家和一份安定的生活。在一筹莫展之际,她抱着尝试的心理,来到了漳湾镇政府寻求帮助。

“当时,我们镇干部详细审查了她的信息后,得知她是连家船‘计生二女户’,当即表示要优先帮助他们解决居住问题,并为她送上了三千元的帮扶资金,解决上岸渔民的居住问题。”漳湾镇党委副书记傅恩先告诉记者。

近年来,蕉城区党委、政府积极实施造福工程,帮助许多渔民上岸定居,而漳湾镇党委、政府在造福工程宅基地分配方面,对“二女户”给予相应的照顾。为了给转岸定居的渔民创造新的生活,政府部门也逐渐着力帮助他们居住、生产、子女上学等问题,并且优先照顾渔民计生户对象。在一系列政策帮扶下,郑维娇在蕉城区漳湾镇鳌江村获得80平方米的宅基地,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建起两层楼。

作为“连家船民”对海有着特色的感情,于是他们在镇计生干部的帮助下,开始经营海产品的生意。由于缺乏资金,她们的海鲜生意所得只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孩子们地学费及建造房子的欠债,让郑维娇倍感生活重担。

2011年8月,宁德市蕉城区计生协会启动漳湾镇第二期幸福工程项目,漳湾镇计生协会在核查计生户资料时,将郑维娇列入了帮扶对象,并为她申请“幸福工程”款。

“虽然五千元金额不大,但对我们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露。”当接过蕉城区计生协会会长汤春景送来的五千元幸福工程款时,郑维娇高兴地说。于是,她将这笔资金投到海鲜产品生意中。海鲜产品买卖生意周期短、见效快,有了周转资金,她们的收入日益增加,收入稳定后,郑维娇便盘算着将来家里的房子装修入住。

2011年年底,她们在原有楼层上加盖了一层楼,并请了工人将房子装修一新,并配备了家俱、电器,一家人坐在自己家宽敞舒适的沙发上看着电视。这在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生活,如今却完整地展现在郑维娇的眼前。

“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政府部门的帮助,我们家彻底地摆脱了‘曲蹄人’的窘迫生活,两个女儿在宁德市高级中学就学。”郑维娇感慨地说。

“作为计生部门,我们要充分利用政府提出的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计划生育家庭在同等条件下,能够优先发展,让更多的连家船渔民能够贫困致富,从而积极倡导生育文明,构建幸福家庭。”蕉城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局长王伟添表示。

     

                                                                         蕉城区委报道组 颜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