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扶贫西部行之七——马艳丽陪贫困母亲坐等女儿回来
发布日期:2007-08-07 阅读:5708
贫困母亲杨毕英的家庭情况简介

    杨文春,男,藏族,1967年12月出生,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新坪四社人;杨毕英,女,藏族,1969年7月出生。大女儿 1988年10月出生,名叫杨娟红,二女儿1989年11月出生,名叫杨娟芳。家中还有上了年纪的公婆和一个智障的小叔子。为了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杨毕英于1990年4月做了结扎手术。全家人均虽有1.2亩的耕地,但由于是生活在山区,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年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50公斤,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粜粮及丈夫在外打工维持,2006年人均纯收入600元。由于妻子常年患病,使本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贫困。尽管如此,夫妻俩仍然省吃俭用供两个孩子读书,他们盼望着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及家庭的贫困生活,他们的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孩子的身上,这俩个孩子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大班里的学习一直都很好,两个孩子出事的前一周还回到家中同家人团骤,大女儿跟妈妈要了一点钱,告诉妈妈她要入团了,这钱是交给学校的团费,全家人都为孩子的进步高兴。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是全家人的最后一次团聚。2005年11月两个孩子月因煤气中毒而亡,全家人痛不欲生。在政府的帮助下杨毕英做了排卵管输通手术,但手术未能成功,还需要做第二次手术。可是3000元的住院费和2000元的生活费对这个贫困的家庭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8月6日,上午10点。幸福工程的队伍来到了,新城子藏族乡的贫困家庭中。一进院子,女主人杨毕英,藏族,1969年出生。丈夫,杨文春,藏族,1967年出生。有一个精神病的弟弟。
  他们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杨娟红88年出生。小女儿,杨娟芳89年出生),于2005年11月,因为煤烟中毒而死亡。这个打击使得夫妻两个人,几乎在床上待了一年,而无法回过神来。而家里的精神病弟弟和父母还要供养。所以,丈夫杨文春强忍着悲痛,肩负着全家农活。而妻子杨毕英,除了照顾家人的日常生活外,就只有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望着女儿回来的路了。这时,马艳丽静静的坐到了母亲的身边,一边望着回家毕经路,一边陪母亲聊天。原来,早在1990年,杨毕英就做了结扎手术,虽然在两个女儿去世后的06年8月,做了恢复生育手术,但因为精神上的问题和手术的成功率,使得他们至今还是没有孩子。因为,政府只负责医药费用,所以2000多元的住院生活费也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说到这里,母亲拉着马艳丽的手说:“她女儿离开家的最后一次,走的是那么开心,入了团还找她要了团费,高兴的离开了家,从此在也没回来过,我总觉得她们有天回踏着回家的路,回来。”
  两个女儿生前非常孝顺,周末回来后就让母亲完全休息,洗衣服做饭打扫院子,完全成了她们回家后的功课。但是,往日的一切美好,如今只能化做相片冷冷的印在相册里。
  因为金钱和身体的原因,杨毕英也许无法在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了,可是她会永远坐在门口盼着女儿们的归来。

家庭住址:甘肃省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新坪四社。邮编:748500


图一:倾听母亲的诉说
图二:向杨毕英女儿的同学了解情况
图三:对女儿们的无尽思念
图四:杨毕英夫妻的住房
图五:室内一角
图六:艰难的生活
图七:无法遮风挡雨的窗户
图八:转交爱心者的捐赠
          方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