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统筹协调 整合资源 合力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开展
发布日期:2014-07-29 阅读:2465

统筹协调  整合资源

合力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开展

河北省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2011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以来,认真按照创建活动试点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计生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家庭齐动,资源整合、传统继扬,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五方面内容,突出“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全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稳步推进,成效越来越明显。2012年7月3日,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到我市就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党政统筹,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一)党政主导。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活动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到建设“幸福廊坊”的总体部署和“幸福乡村计划”之中,作为年度人口计生责任目标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活动指导委员会,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并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创建的氛围日趋浓厚,创建的群众性日趋增强。

(二)政策推动。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发了《廊坊市“创建幸福家庭、助推幸福廊坊”活动指导意见》、《廊坊市“创建幸福家庭、助推幸福廊坊”活动“十二五”规划》、《廊坊市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等40多个推进创建活动的文件,明确方法步骤、标准及考核办法等,指导和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资金保障。

全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强化宣传,营造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强化社会宣传。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集中宣传,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努力提高创建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辖10个县(市、区)均利用电视台定期播放幸福家庭事迹材料,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幸福家庭”有奖知识竞赛、幸福家庭系列爱心之家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强化环境宣传。

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优化、美化、亮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活动,更新墙体标语口号近3万条,更新宣传栏4000多个,更新知识板块6万多块,更新宣传一条街2018条,新建大型公益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47个,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全面组织开展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婚育文明新风尚。大城县启动实施了“随女迁居”工程,农村独女户父母迁到女儿所在村街居住,由女儿、女婿赡养。随女迁居家庭每年享受县政府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2000元,民政、卫生、教育、农业等部门对随女迁居家庭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目前,已完成50户农村独女家庭迁居工作。

三、政策扶持,全力提高计生家庭致富发展能力

在认真落实各项人口计生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各项惠民政策向计生家庭的倾斜力度。

(一)积极推进以“三新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社会保险、新民居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为重点的普惠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有机衔接。

在新农合方面,对农村计生家庭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卡)的住院患者,按规定优先报免;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或全部由财政买单。在新型养老保险方面,对农村计生家庭,各县(市、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地方基础养老金待遇;对城镇计生家庭,各县(市、区)均制定了特殊补贴政策,少则每人每月增补10元,多则每人每月增补25元。在新民居建设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从民居分配、资金帮扶、公共服务、就业安置、转移培训、信贷、生产经营、证照申请八个方面实行优先优惠。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计生农村孕产妇,在原补助标准上不同程度地提高补助标准。目前,全市累计对138308个参加新农合的农村计生家庭个人缴费部分给予了补助,对72052个参加新农保和6915个参加新城保的计生家庭给予了资金优惠和减免,已有3847户农村计生家庭在新民居建设中得到了优先优惠,对71752名符合计生政策的农村产妇增加了住院分娩补助。这一做法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由市政府原市长聂瑞平同志做了典型发言。

(二)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

组织专家队伍开展种养殖等相关知识培训,并从资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入手,帮助计生家庭选择劳动致富项目,为3185户计生贫困家庭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6000元。

(三)全面开展计生困难家庭救助活动。

与市扶贫部门联合把人口计生工作与贫困村、计生困难家庭帮扶相结合,不断加大对贫困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支持力度和对计生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坚持在元旦、春节期间,对独生子女和双女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每年救助计生贫困家庭大学生不少于200名,每名给予不少于3000元救助金。同时,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还开展了结对帮扶计生困难家庭活动,市、县、乡三级人口计生干部共结对帮扶3254户。

(四)落实独生子女父母退(离)休时一次性奖励政策。

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落实独生子女父母退(离)休时一次性奖励政策的实施意见》,就奖励对象、标准及条件,奖励经费来源及发放程序等做出了规定,特别是对企业改制和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退(离)休时一次性奖励政策进行了明确。到2013年9月底,全市累计为22274名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退(离)休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了每人3000一次性奖励金。2013年度,全市为5136人发放了1540.8万元一次性奖励金,其中新增的1187人全部兑现。

(五)深入开展“亲情关爱”行动。

制定了《关于开展“亲情关爱”行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亲情关爱”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八个一”系列帮扶措施为主的“亲情关爱”服务计划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活动,并建立了服务卡制度。全市组建了624人的帮扶志愿队伍,先后为785个计生特困家庭成员提供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和帮扶照料等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四、优质服务,全面提升群众生活保健和生殖健康水平

(一)拓展服务内容。

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站(室)分别加挂了“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人口家庭公共服务分中心”和“人口家庭服务室”牌子,新增了儿童早期发展、青少年青春期咨询、老年健康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

(二)全面提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

所辖10个县(市、区)全部列为国家级项目试点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加强P2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管理,室间质评合格率达到了85%以上;对检查对象全程跟踪随访,确保服务质量,目前,全市采取免费提供早餐、发给误工补贴等方法,累计为4万多对已婚待孕夫妇提供了免费检查服务。

(三)深入推进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民心工程”。

市、县两级把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作为政府“民生工程”来抓,采取“县乡联合、计卫联合”等方式深入实施,并进一步扩大免费服务对象,增扩免费服务项目,实现了免费服务全面升级。2011年以来,全市为170万多名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四)全力推进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

在已有6个县(市)创建成“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提前三年实现国家提出“十二五”末“国优县”达到60%的目标任务基础上,2013年12月份,固安、大城两县又顺利通过验收。

五、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在全市筛选150个试点村(居),并从这些村(居)中筛选3000个计生家庭作为创建试点,本着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选择不同的创建载体进行重点培植,并以此为龙头,逐步实现“以点联片、以点连线、以片带面、以线扩面”的创建格局。

(一)推进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

以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市)为试点,选择部分中学作为项目基地,通过设立悄悄话室、谈心室、咨询室等阵地和每个学期至少安排3-4节的青春期生殖健康课,探索实施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开展居家老年关怀活动。

广阳、安次两区探索建立了两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体健身、紧急救助等服务。联合中国移动廊坊分公司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将1.4万余名老人、700余家服务企业纳入呼叫系统,实现了社区养老呼叫服务网络全覆盖。目前,市财政已按照每个社区补贴1.5万元标准列支了140万元专项资金,80%以上社区完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97%的老人依托社区实现了家庭养老。

(三)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

率先在全省施行流动人口居住证服务管理制度,对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就业、计划生育、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同城”待遇,赋予“新市民”称呼。

(四)开展“军民共创幸福家庭”活动。

深入推进无工作军人家属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通三”工程,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与廊坊军分区转发了《廊坊市军民共创幸福家庭实施方案》,并以广阳区颐和佳苑和安次区钰海社区为试点,开展了“军民共创幸福家庭”活动。2012年6月,北京军区计生办领导到我市就军地共建幸福家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编辑/李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