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张银先与王艳芬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5-05-07 阅读:3162

人生,许多时候需要选择。站在张银先与王艳芬的立场上,“计划生育”让她们有了选择“少生”的机会。

张银先与王艳芬,她们都是生活在贵州省赫章县大山里的贫困母亲。

张银先是个苦命的女人。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兄弟姐妹7个从来吃不上一顿饱饭。3岁时,张银先不小心摔断了腰,父母没有能力带她进医院,只能在家听天由命。生命顽强的张银先活了下来。尽管身体几乎弯折成了90度,她还是努力像正常人一样做家务,干农活。37岁时,张银先遇到了45岁的胡天贵。由于家里穷,人又很老实,胡天贵一直娶不到媳妇。两个苦命的人走到一起,夫妻恩恩爱爱。两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先后出生以后,他们选择不再生育。2006年,他们用自己多年积攒的几千元钱和政府给的7000元建房款合计一万多元,修起了现在这个田字格状的平房。

在我们看来,这个家依然相当苦难、贫穷,可在胡天贵眼里,他们已经很幸福:“你看我现在,妻子、孩子、房子都有了,也没有什么大病大痛的……幸福工程曾经给予我们扶助,政府每年都给我家发奖励扶助金和低保金,我还喂着两头牛!”而让他特别骄傲的是女儿的功课很优秀。

据张银先家所在的水塘堡乡的干部介绍:对于像张银先这样的贫困计生家庭,当地政府尽可能把优惠政策向他们倾斜。政府当前对张银先家的帮扶政策有:低保金给予乡内最高标准每月共583.3元,节育奖励每年共1200元,两个女儿助学生活补助每年共1000元,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代缴每年共480元,以上合计每年给他家9679.6元;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计生“两户”优先,幸福工程支持其养牛、养蜂,实行滚动发展模式。

而在赫章县达依乡尖山村沟头组,贫困母亲王艳芬则是一位勇于担当的彝族女子。她与丈夫陈敦贵本来是一对自由恋爱的幸福恋人,哪料到结婚前,陈敦贵意外受伤下肢瘫痪。可重情重义的王艳芬选择了留在爱人身边。夫妇二人2001年结婚以后,生育一个男孩。根据《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他们本可以依法生育二孩。但王艳芬与陈敦贵选择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坚强的王艳芬始终相信,只要自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党和政府一定会多多关怀,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他们一直有发展养殖致富的想法,但由于丈夫下身处于瘫痪状态,长年卧病在床,靠轮椅行走,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王艳芬身上。几年来,夫妇俩凭着不服输的拼搏劲儿,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养殖业,走上了养猪致富的道路。2013年,由于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让他们亏损3万多元。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迅速调整养殖思路,变养猪为养羊。通过当地信用社贷款扶持,亲朋好友借钱帮扶,计生、民政等部门投入现金救助(其中,幸福工程提供2万元无息贷款),加上家里多年的积蓄,王艳芬夫妇于2014年初改建圈舍,养起了近100只黑山羊。

在他们的养殖场,王艳芬和陈敦贵憧憬着自己幸福的未来。他们计划等到产业规模扩大了,带领着周围的人一同致富,尤其是村里的残疾人,“要把他们组织起来。”陈敦贵说。

对于王艳芬一家,当地干部很有信心。即使是身有残疾的张银先一家,他们也看好其脱贫致富的前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两个家庭都具有勤劳肯干的精神与能力。

资助,更要自助;扶助,更要自强。这才是“幸福工程”寻找的扶助目标。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5年5月8日一版 记者:王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