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故事――从贫困母亲到致富能人
发布日期:2018-03-30 阅读:1971

凡人故事――从贫困母亲到致富能人

阮美银像往常一样,穿梭于30多台缝纫机间,忙碌地指导本村妇女加工出口欧美国家的滑雪服、运动服、工作服。厂房里,周边村落的家庭妇女在这里拷边、套扣、绷缝,缝纫机踏板传来了阵阵哒哒哒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忙碌而欢快,这就是由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藤村幸福母亲阮美银带出的一支脱贫致富“娘子军”。

今年刚满40岁的阮美银是该服装加工厂的厂长,也是一位积极响应国家计生政策只生一个的好母亲,这位普通农村妇女,多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母亲,如今却成了当地致富女能人。想起自己创业致富的道路,阮美银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幸福工程的帮助,就没有我这个服装厂!”  

5.jpg

阮美银的服装厂落实了幸福工程新模式

阮美银出生于凤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多,初中一毕业,刚满18岁的阮美银就辍学到福州某服装厂打工,从事缝纫工作,这一干就是14年。26岁那年阮美银嫁到藤村,丈夫从小父亲就过世了,兄妹3人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四处打零工的母亲拉扯长大,一大家人挤在不足10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日子过得很清苦。婚后,阮美银和爱人继续回到福州打工维持生活。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家庭花销更大了,贫困的家庭难以为继。在结婚生子后,阮美银觉得放下幼小的孩子外出打工不再是长久之计,于是她动起了回乡创业的的念头,她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05年,她和丈夫揣着打工期间积蓄的8万元回到了家乡,想利用在服装厂打工学到的服装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办一家服装加工厂,可是资金不足成为了创业最大的困难!就在这时,洋中镇计生协会送来了国家的惠民好政策——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的帮扶,为她提供了1万元幸福工程无息借款,镇计生协会还协调信用社为她贷到了2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有了资金,阮美银终于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厂,取名为唯一服装厂,后改名为美翔服装厂。创办初期,阮美银因资金有限只进了10台缝纫机,收了6个工人,接一笔订单都要等顺利交货时才能拿到钱,于是当时连给工人发工资都是借民间的高利贷。

由于诚信经营,让利服务,阮美银这家服装厂,渐渐有了接连不断的订单,吸引了周边许多计生贫困家庭妇女的加入,当初跟她一起外出打工的姐妹们也都回乡跟随阮美银,随着时间推移,服装厂渐渐有了规模,扩大生产,势在必行,面临着资金匮乏老问题,好强的阮美银没有低头,四处想办法,洋中镇计生协会得知后,再次为她伸出援助之手。2013年,镇计生协会启动“致富能人+贫困母亲”幸福工程新模式,将年轻有为、肯钻研善学习、懂技术、会经营的阮美银确定为幸福工程致富带头人,为她提供了5万元幸福工程帮扶资金,其他10位贫困母亲各发放1万元幸福工程款。阮美银按照幸福工程帮扶合作协议,将美翔服装厂作为“贫困母亲创业基地”,秉着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弱户(贫困户),全村共致富”的举措,通过协会推动、政策拉动、大户带动的方法,连续4年带领50多位“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无担保、无职业”的计生贫困母亲“投资入股、进厂务工、按劳取酬、共享分红”,为贫困母亲提供生产和经营服务,促进她们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对于计生协会的大力支持,阮美银激动地说“想贷款一直都很难,如今计生协会不仅帮我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使我这个厂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我厂里的50多位计生贫困妇女的生计也有了保障。有了幸福工程这个好项目的帮助,我的厂发展了,我又帮助了那些贫困母亲,真是一举两得,真心感谢计生协会的帮助!”多年幸福工程创业资金的资助,给阮美银工厂扩大生产提供了极大的经济援助,她带动周围的贫困母亲学习服装加工缝纫技术,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贫困母亲加入服装厂共同脱贫致富。如今服装厂1100平方米的厂房,电机已达到80多部,工人从最初的6人到如今100多人,并于宁德增设分厂,帮带多个小作坊共致富,帮助当地政府解决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为更多的计生家庭创造了幸福!

6.jpg

在阮美银的精心打理下,废旧的粮库如今已是明亮的工厂

2017年1月19日,美翔服装厂滚动投入16万元幸福工程款,新帮扶12位计生贫困母亲发展致富,固定出工的受助母亲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并获得不低于1000元的入股分红款、不低于800元的年终效益分红、不低于300元的三节慰问费,成员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庄100多户计生家庭从事服装加工生产,吸引众多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就业,促进贫困母亲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服装厂建立完善“保底先分红、按劳月取酬、年终再分红、节日另慰问”的帮扶机制,让贫困母亲既领务工工资,又领到分红,还保证贫困母亲不承担任何风险,形成协会当“红娘”、工厂帮就业、贫困母亲得实惠的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贫困母亲有资金没项目、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等问题,使贫困母亲得到实实在在的救助。进厂务工的贫困母亲,除享受员工免费学习服装加工制作工艺、免费借用缝纫设备、免费送货上门、免费上门收取加工成品等优惠服务外,还积极参加服装厂组织的、镇计生协会举办的文化技能培训、生殖健康讲座、两癌筛查、免费体检、包粽子比赛等活动,计生困难家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也提升了贫困母亲幸福指数。新模式运作,不仅鼓舞了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的就业热情,带领越来越多的贫困母亲成为技术能人,也解决了企业资金缺口和用工需求!经过这几年的打拼,阮美银自己在老家已经盖了房子,为了给孩子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在城关也买了房子,与这些相比,能带动周边的妇女姐妹脱贫致富,特别是那些计生贫困母亲,对她来说是更值得高兴的事!

黄细花是洋中镇凤田村的独生子女户,全家三口人原靠夫妇俩到城关卖菜维持生计,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在一次车祸中,黄细花丈夫意外丧生,她本人也难逃劫难,昏迷12天后动了左脑开颅手术,搭了钛合金钢板进行修补,幸存下来的黄细花带着9岁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公艰苦度日。看到黄细花艰难无奈的人生,热心肠的阮美银立即将她收进了自己的服装厂,并手把手地教她缝纫技术。大脑动过手术的黄细花非常健忘、精力恍惚、反应迟钝,常常车坏了衣料,造成了原材料一次次的损失和浪费,阮美银从不计较,反而更加耐心细致地帮助她掌握缝纫技术。一晃多年,黄细花靠服装厂这份稳定的工作,将9岁的稚儿培养成了大小伙子,如今她儿子在城关从事酒业代销业务,已经可以养家了。黄细花逢人就说阮美银是她们家的大恩人!阮美银的服装厂收留了许多像黄细花这样的贫困母亲,陈家洞村二女贫困母亲马冬枝的丈夫原以打石头为生,去年突发脑血栓,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常年卧床丧失劳动能力,全家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马冬枝的肩上,阮美银及时把她收入服装厂学艺务工,帮助她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如今马冬枝的两个女儿纷纷考上了大学。

在幸福工程的帮助下,阮美银不但摆脱了贫困,而且还帮助村里和她一样贫困的姐妹们。她的服装厂雇用的50多名女工,大多数都是本村的贫困母亲,每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的愿望就是要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扩大规模,让更多的贫困母亲共同致富……”面对未来,阮美银充满希望。

蕉城区以“贫困母亲创业基地”为载体,走产业化扶贫路子,既能帮助示范户涌起创业大潮,又通过扶持大户带动当地贫困母亲脱贫致富,使幸福工程有限的资金起到抛砖引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创业基地、贫困村、贫困户三赢,逐步实现“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弱户(贫困户),全村共致富”的帮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