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施救助携手同心奔小康——福建省龙海市创新幸福工程运作模式
发布日期:2008-11-14 阅读:3773


   龙海市于20043月起实施幸福工程救助项目,几年来,该市幸福工程项目办立足实际,大胆创新运作模式,因人而异开展救助活动,扶助需要救助的贫困母亲走上幸福之路。现已筹集幸福工程项目资金818万多元,滚动发放救助资金600.8万元,救助贫困母亲家庭1218户,惠及4242人。


有经营项目能力者扶助自主发展
          
  龙海市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称,蘑菇产量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出口跻身全省前茅,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因此,要帮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可选择的发展项目较多。于是,该市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将急需救助的贫困母亲给予分类救助。对有经营项目能力的贫困母亲,采用“协会+贫困母亲”的自主发展模式帮助其发展经济,现已发放三批救助款45万元,共救助贫困母亲108位。她们主要以发展蘑菇种植、蔬菜栽培和水产养殖等实现脱贫致富。紫泥镇贫困母亲林丽琴把3000元救助款用于蘑菇种植,经过两年的滚动运作,获得纯利2万多元,随后她又增加了养虾项目,当年增收近3万元,现在已经开发养虾池10亩,建有蘑菇房400平方米,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隆教乡贫困母亲杨素珠则在乡、村项目办的协调下,向村委会优先承包10亩沙壤地,她把3000元救助款和6000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蔬菜种植,仅2006年就增加收入4万元,一举还清了所有债务。


无经营项目能力者整合入股创收
         
  近年来,龙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仅规模工业全市就有280多家,港澳台资企业260多家。该市幸福工程项目办针对当地存在的企业用工短缺与农民务工难这一对矛盾,采用“直接到人、整合入股、就业分红、不担风险”的“公司(企业)+贫困母亲”的整合入股模式,把暂无经营项目能力的贫困母亲救助款,整合入股经营好、老板有慈善心、信誉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要求企业解决入股对象就业率要达50%以上、年分红不低于10%,让那些没有独立经营项目能力,又确实需要救助的贫困母亲通过务工挣工资、入股分红或合作发展定单农业的方式,逐步走上致富之路。2007年元月,海澄镇罗坑村受助户苏惠英,与同村19位贫困母亲一样,把5000元的幸福工程救助款入股幸福工程项目协作单位安利达工贸有限公司。她与安利达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后,成了安利达公司的一名小股东,从此由农民转型为工人,每月可领到800元以上的工资,去年底她还获得了400元的分红。苏惠英还介绍说,当时她们村4位不需要安排就业的贫困母亲,则继续经营自家农业,不同的是她们家的“农业”变成了公司的定点“基地”,发展包种苗提供、包技术指导、包产品销售的“三包”定单农业。她的丈夫苏荣辉也在安利达公司帮扶下发展定单蘑菇300平方米,当年收入1.8万元,净利润0.76万元。目前,该市已经建立此类幸福工程项目协作单位22个,入股救助资金555.8万元,救助贫困母亲1110人,解决劳动就业676人,年可获得工资和分红700多万元。


缺信息技术劳力者挂钩结对互助
         
  就近没有幸福工程项目协作单位可入股,本人又缺乏发展信息、技术或劳力的贫困母亲,则通过镇、村计生协会协调,自己寻找对象互补结对,最后由市计生协会审核确定发展幸福工程合作项目的“村干(经济能人、贫困母亲)+贫困母亲”的合作互补模式,在村干部、经济能人帮带下或与贫困母亲的互助下发展经济。20043月,紫泥镇南书村贫困母亲蔡爱远因找不到幸福工程项目协作单位,又没有合作伙伴,正苦于无门发展经济之时。在镇、村计生协会的协调下,她将3000元的救助款投入到本村青年致富能人、全国种粮大户、村委会主任姚荣辉创办的“锦江生态农业园”。 从此,蔡爱远就在农业园里负责采摘、包装芭乐,其丈夫姚顺来则负责生产管理,夫妻成了生态农业园的骨干力量。几年下来,生态农业园由于品种优良、管理改善,无公害产品珍珠芭乐以果大质优,口感香、甜、脆而赢得了客户,成了市场的抢手货,经常供不应求,效益不断提高。当前,果树已进入了生产的高峰期,今后发展趋势更加看好,蔡爱远夫妇的收入也将不断增加。2007年,姚顺来、蔡爱远夫妇全年从农业园分得红利1.7万元,工资收入2.4万元,合计收入4.1万元。全家人均纯收入1.37万元,是全村人均纯收入5820元的2.3倍,比入园前提高了近9倍。蔡爱远由贫困母亲变成了幸福母亲,家庭还有了积蓄,她计划在一两年内建一座小洋楼,改善改善生活条件,尽快加入奔小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