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旧利废觅商机----记长泰经济开发区积山村受助贫困母亲张龙珍
发布日期:2010-08-30 阅读:3539

  张龙珍,今年40岁,是长泰经济开发区积山村二女户。几年来,在区、村幸福工程的帮助支持下,她从一位贫困母亲变成一位致富能手,从身无分文到拥有一幢近300平方米楼房的小康家庭。回想过去,这一切来的真不容易啊!
  张龙珍的丈夫原来家底薄,刚结婚的那几年,她家仅靠一口1亩多的鱼塘养鱼维持生活,由于缺乏养鱼经验,产量不高,效益不好,收入甚微,家庭生活常常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她和丈夫经常四处奔波,靠打工挣钱来填补家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家里除了吃住,口袋里所剩无几。1995年她生了第二个女儿,本应是件欢喜的事,但夫妻俩却高兴不起来。丈夫为了照顾妻子和孩子,只能做些临时工,使原本就生活窘迫的家庭更加陷入困境,有时还要向亲戚朋友借钱过日子,家庭的贫困曾一度使她失去生活的信心。
  张龙珍和丈夫都不是懒惰的人,成年累月起早摸黑、忙里忙外、省吃俭用,但欠下的债务总是还不上。随着两个女儿慢慢长大,进小学、上中学,她家的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看到身边许多家庭有的经商,有的跑运输,还有的建房出租赚钱,都富起来了。夫妻俩看在眼里,焦虑万分,再也沉不住气了。她想,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人,不能让天真可爱的孩子辍学,离开这本属于孩子的课堂。
  长泰经济开发区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在此落户的工业企业达二百一十多家。张龙珍在一次务工中若有所悟,发现工厂、企业的废旧物资、废弃包装物、废铜烂铁和生产加工留下的边角料堆积满地,尚待回收。她想:如果把这些废品收购起来,再卖出去,就可以赚一笔钱,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回家后,她把想法与丈夫唐清辉商量,清辉也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于是,夫妻俩决定在废品收购上干一番事业。可是,收购废品需要一笔周转金。正当夫妻俩为周转金发愁时,2006年3月,积山村计生协会从幸福工程项目资金给她扶助3000元,作为收购废品的启动资金。随后,区、村又批准她家在自用地上搭建一个100多平方米的临时工棚,作为收购的场所。有了周转金和收购废品场所后,夫妻俩就开始忙碌起来,每天早出晚归,拉着三轮自行车进工厂、入企业、跑乡村、闯农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干起收购废品的行当来,执着敬业,从不言弃。为了使她的事业能够成功,区、村计生协会还深入到各工厂、企业帮助他们联系业务,村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姚淑月经常到她的工棚了解情况,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夫妻俩感激万分,更加珍惜这份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这年,她家纯收入近2万元。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花花绿绿的钞票,夫妻俩喜上眉梢,看到了发展前景,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为了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张龙珍实现脱贫致富愿望,区、村计生协会又先后两次从幸福工程项目款给予资助11000元,帮助她家购买一部三轮运输车。有了运输工具和较为充足的周转金后,她不断扩大收购范围和业务,经济收入也连年增加。
  2008年,她家利用收购废品挣来的钱和一部分征地赔青款,经申请批准,在收购废品的工棚旁建起了一座三层楼房,楼上居住,楼下作为废品收购店面。张龙珍经常说,收购废品是一项又苦又累又脏的行业,风吹日晒,满身大汗是经常的事,但收旧利废,既利国利民又利家,他们决心在这条致富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张龙珍深知创业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也深知“富而思源、知恩图报”的道理。随着工业的发展,开发区的工厂、企业越办越多,收购废品范围和业务也越来越大。为了帮助其他贫困姐妹早日脱贫致富,她用亲身的经历发动周边的10多位姐妹加入废品收购行列,由她的收购点统一集中,统一分拣,统一包装,再统一发运销售。这样,既扩大自家的业务,又方便就地收购和增加贫困姐妹的经济收入。张龙珍用勤劳的双手和示范作用带领贫困姐妹一起共同致富,在积山村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