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的创业故事
发布日期:2014-11-26 阅读:2388

 

郑阿梅,长泰县武安镇溪东村一个农村妇女。她高中毕业后走上社会,在外出打工中结识了本村的陈铭,2002年 1月两人正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于 2004年 1 月生育一女孩。作为 70后的青年人,她亲身感受到父母抚养她的艰辛,也亲眼目睹农村中一些多孩家庭的艰难境况,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不再生育,并和丈夫一起说服父母,打破农村传统的婚育观念,于当年3月就申报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证。现在一家三口人,互敬互爱,美满幸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村邻交相称赞。

在郑阿梅的身上,既有中国农村妇女善良,纯朴的美德,更有新时代闽南青年妇女乐于学习、敢闯敢干的魄力。郑阿梅认为人穷但不能失志,打工同样可以学到真本领,打工同样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婚后,夫妻俩带着一颗炽热的好学之心,来到长泰县三力拉链厂打工。在工厂里,郑阿梅头脑灵活,虚心好学,不断地实践总结,不懂的就虚心向技术员请教,很快她对模具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了如指掌,熟记于心。在打工的日子里,郑阿梅时刻未忘自己创业致富的梦想,经过对电力市场的调查和对自己能力的考虑,在2009年她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创业的愿景美好,在前进的道路上虽有鲜花,但也遍布着更多的是荆棘。夫妻俩预定完机台设备、生产原料才发现,仅剩的一点积蓄已经不够租赁一间像样的厂房了,没有场地,在哪里生产呢?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在这时,就在夫妇两左右徘徊的时候,镇、村计生协会了解到夫妇的资金短缺,决定把她做为幸福工程帮扶重点对象,帮扶50000元,郑阿梅决定自己搭建厂房。为了节约资金,郑阿梅夫妻俩自己动手,一面组织建筑材料,一面组织施工,郑阿梅更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天不亮,她就出现在工地现场,夜深了她还在挑灯夜战,土方少了自已开车去拉土填方,工棚需要切割、焊接,夫妇两人亲自上架子进行切割、焊接,经过2个月的苦干,她盖起了600多平方米的厂房。厂房盖好了,机器安装了,郑阿梅亲自上机台操作,手把手教会工人,产品出来了,公司面临的下一个主要矛盾就是销路。为了打开销路,郑阿梅亲自骑着摩托车,到工业区各个企业去推销。除了上门推销,一回到家后,她还积极利用网络寻找商机,一刻也不敢放松。渐渐的,真诚的服务、优质的产品很快就打动了客户,销路打开了。郑阿梅并没有满足于此,她制作了产品意见反馈单,认真听取每一位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升级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2011年,随着市场的扩大,原来的厂房已经不适应需求了,郑阿梅街道加大投入,投建新厂房,镇村协会了解到她的想法,主动帮助她联系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区特地为她提供一个10亩的厂房用地,那年又从幸福工程中帮扶她50000元,继续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她解决资金难题。如今,夫妻俩创办的长禾五金工业有限公司每年营业额达到3千多万元,就业员工37人,自动化生产线5条,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在经营中,郑阿梅始终坚持“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也因此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的月经营额蒸蒸日上,从当初几千元到如今的二百多万元,她的产品从当初的只能本地销售,到如今销往泉州、厦门甚至远销国外。现在,她在长泰县经济开发区有了新厂房,占地3000多平方米,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电力安全盒烤漆生产线,购进了5台大型机台。“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各级政府,特别是计生协会帮扶我的第一笔资金,没有这笔资金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每当说起自家的变化,郑阿梅夫妇俩总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一直铭记着计生协会对她“雪中送炭”的恩情,总想着如何回报。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要发展,是离不开农村妇女的辛勤、任劳任怨,带动她们发展,乡村的经济就发展了。郑阿梅的事业小有成就可也不忘家乡父老姐妹,更没有忘记那些还贫困的女儿户家庭,而是尽力动员、带领姐妹们一起发家致富,她积极招收同样是女儿户的姐妹,手把手教技术,心贴心传经验,目前就有11位女儿户家庭贫困母亲的在她厂里打工。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许多姐妹们一起奋斗,帮助姐妹脱离贫困,实现富裕。如今乡亲们一说起她来就称赞个不停,个个对她充满敬意。

回顾这几年的创业路,郑阿梅从一穷二白的境地中奋起,开创了一条成功的创业道路,她如今的农村已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说:“只要还有一点扩张的机会,我还会继续拼搏,不是有句话‘爱拼才会赢’!” 去年,郑阿梅被长泰县“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幸福家庭—勤劳致富示范户”。

      福建省长泰县人口好额计划生育局   叶达道

      邮政编码:363900  联系电话:0596-632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