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发布日期:2012-04-28 阅读:3415
          幸福工程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孙洪亮报送 黄晓霞修改

  在七都镇西林村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大户——雷秀玉、陈玉程这对二女计生夫妻。雷秀玉养殖场现有生猪存栏300多头,其中母猪26头,2011年,雷秀玉养殖场就有500多头生猪出栏,年销售额达到90多万元,纯收入30多万元。别看雷秀玉现在日益红火的家庭,十年前却过着艰辛的生活,是众所周知的二女贫困母亲。
  1995年,雷秀玉、陈玉程夫妻在生下第二个女儿后,落实了节育措施,生活仅靠一亩三分地的微薄收入支撑。家中上有年过古稀、丧失劳动力的老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两个女儿,更不幸的是,雷秀玉当时被诊断出患有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每天药费百余元,更给这个穷困无助的家庭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夫妻俩到处谋出路,2002年3月,在村计生协会陈品团会长的担保下,雷秀玉夫妇贷了3000元计生户小额贴息贷款,购置了一台三轮车干起了人力车载客的营生,一个月下来收入1000多元,小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在载客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给玉程带来了无限“商机”!那是2003年初,一个来自福鼎的陈老板到处寻找喂养半番肉鸭的场所,陈老板的举动激发了玉程夫妇办养鸭场致富的念头,玉程很有信心,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喂养鸭子,对养鸭很有“一手”,而村前那条天然的小溪流无疑是最佳的饲养场所!玉程对陈老板说了自己的想法,陈老板也非常乐意,并愿意免费为他提供技术、销路。
  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匮乏成了夫妇俩致富路上的挡路虎!虽然驾驶三轮车有一些积攒,加上亲戚朋友的资助,但还是凑不足养鸭的本钱。眼看致富机会就要打水漂,夫妇二人急得团团转,正当两人无计可施之时,镇计生协会及时帮他们列入了七都镇第一期幸福工程的救助,夫妇俩欣喜万分地获得了3000元幸福工程款!有了启动资金,夫妇俩在小河边建起了鸭场,他们先购进了1000头鸭苗,边养边学,2个月下来,第一批鸭子出栏就净赚3000元;夫妻俩尝到甜头,干劲更足了,立即又购进1700头鸭苗。为了把鸭管好,夫妻俩从家里搬到鸭棚住,从饲养、疾病预防到鸭料的购买无不费尽心机,天道酬勤,第一年共养了5批,就赚了2.5万多元!夫妻俩正满心欢喜憧憬美好的未来时,2004年正月那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让夫妻俩承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出栏的鸭子没人要,每天光饲料就要吃700元,夫妻俩只好以最低价抛出,亏本了上万元,家里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而这时又是七都镇计生协会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村支书陈玲英的担保下,雷秀玉夫妇再次获得了5000元的幸福工程款,夫妇俩痛定思痛,决定改变项目养殖生猪。可是万事开头难,发展养猪场需要建猪舍、买猪苗、买饲料,这些都需要钱,而接连几年的亏损,家里已无任何积蓄,亲戚朋友处能借的钱都借过了,正当夫妇俩愁眉不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七都镇计生协会再次出面协调,帮助他们从信用社贷出了1万元计生户小额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雷秀玉夫妇千恩万谢,七都镇计生协会还邀请了镇畜牧站的技术员专程上门为他们指导科学饲养、防疫措施方法、解决饲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合法经营、精心打理;同时还针对雷秀玉夫妇的生产情况,提供持续性的政策帮扶。从2008年到2012年,雷秀玉除了幸福工程的救助外,还先后在计生协会小额贴息贷款、大额帮扶、安居工程等三个惠民政策的帮助下,获得了9万元帮扶资金。有了充足的资金后,夫妇俩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养猪项目,他们积极参加七都镇计生协会举办的规模养猪培训班学习,日常各种疑难杂症,主动向老养殖户、专家请教,丈夫陈玉程还特地参加了兽医培训,学习消毒、防疫等养猪基本技能。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夫妇在摸索中前进,历尽其中的酸甜苦辣,慢慢地,夫妇俩不仅学会了自己加工调配混合饲料,学会了选用杂交良种猪苗出栏,学会了防疫消毒确保母猪猪仔健康成长……他们精心管理养猪场,每天从早忙到晚。在夫妻俩的辛勤耕耘和计生协会的政策扶持下,到今年三月,雷秀玉家生猪存栏300多头,其中母猪26头。2011年,他们家的养殖场就有500多头出栏,年销售额达到90多万元,年纯收入20多万元。在这对计生受助户的示范带头下,目前西林村已有生猪规模养殖户14户,养猪业迅猛发展,成为了当地计生贫困母亲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雷秀玉夫妇通过生猪养殖走上了幸福之路,他们并没有忘记还在困境中挣扎的计生户。在夫妇俩的带动下,2011年,西林村就有14户计生户养殖生猪,其中规模较大的养殖户2户,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一般养殖户12户,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由于夫妇俩是西林村最早规模养殖生猪的,在生猪养殖、猪苗选种、疫病治疗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其他养殖户遇到问题都会找上门,丈夫陈玉程都会热心帮助。有的养殖户需要选种猪时,陈玉程就放下手中的活,陪他到福州选种猪;有的养殖户想要新建猪舍时,就叫他过去指导;有的养猪场需要打预防针时,就请陈玉程过去帮忙……雷秀玉夫妇成了西林村地地道道的“土专家”。
  历经风雨才能见彩虹,经过了几年辛勤的劳动,我们看到了这对在致富路上踏实迈进的夫妇家中喜人的变化和发展:家中添置了电视、冰箱……也再次看到了夫妻俩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笑意,他们开心地说:“我们的两个女儿门门功课优秀,一个考到了城关高级中学读高中,另一个也考进宁德树德学校念初中;养猪场也越办越红火,这日子真是过得越来越舒心了!”二女母亲雷秀玉更是无限感慨道:“这一切都是党的政策好,是计生协会幸福工程等项目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假如当初我抗拒结扎,逃生超生;假如当初没有幸福工程帮助,我们家现在的日子真不敢想象,也许正在为女儿的衣食而发愁呢!”雷秀玉、陈玉程夫妇靠国家计生惠民好政策勤劳致富的故事,也传遍了远近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