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贵玉在北京小红门调研指出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要经济资助与精神慰籍并重
发布日期:2006-05-08 阅读:5661
  2006年4月19日上午,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顾问潘贵玉一行在北京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邓行舟的陪同下,到朝阳区小红门乡重点调研了朝阳区小红门乡开展的“结国策亲戚,暖孤独之心”活动。
  2004年小红门乡领导在慰问五保老人时发现,有3户最早响应党的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因晚年丧子而造成巨大的不幸。政府决定给他们以资金的补助,但随后发现,物质的补助并不能完全弥补这些家庭的丧子之痛,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慰籍。乡计生委、计生协与驻地空军某部开展军民共建,为离家保国的官兵与丧子老人搭桥牵线,使6位老人找了“兵儿子”。两年来,“兵儿子”经常“回家”,帮老人家做事;老人们也时时惦念着“兵儿子”,特别是逢年过节,老少两代欢聚一堂,情深意厚,其乐融融。在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同时,也充分表达了党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关心。
  潘贵玉常务副会长高度赞扬了“结国策亲戚,暖孤独之心”活动。她认为,小红门乡的做法思路对、效果好,不仅仅解决小红门乡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对中国计生协\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下一步开展“生育关怀结亲情”活动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潘贵玉指出,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奉献,现在有一些计划生育家庭遭遇了意外,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帮丧子家庭找“兵儿子”的做法,既弥补了老人家心中的缺憾,更符合我们党亲民爱民的传统、符合和谐社会的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
  潘贵玉强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物质的;另一方面是精神、思想的。两者都要有,都要做,只强调一方面是不行的。中国计生协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现开展“五关怀”行动,即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聚焦生育行为,满足群众需求,政府支持肯定,争取社会赞助。部队、教育部门、共青团、企业等都可以联合做,把小红门乡的经验推向全国,把“五关怀”行动做大、做强。
  座谈会后,潘贵玉副会长一行在“兵儿子”们的陪同下,看望了小红门村陈宝田、陈秀珍夫妇,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祝愿新家庭和谐幸福。
  (撰稿:靳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