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围绕实施人口计生“三个五”工程 积极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发布日期:2012-08-21 阅读:3582

今年以来,我市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列为全市人口计生重点工作的内容,紧密围绕实施人口计生“三个五”工程,在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等五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加快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一、基本工作思路

2012年,我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优化服务、促进转型”的做好今年人口计生工作十六字方针,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人口计生“三个五”工程,即:全面深入推进诚信计生规范化管理、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工作、积极推进“幸福家园”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等“五项重点工作”,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不断深化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市建设、全面加强生育文明建设、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等“五大建设”,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关怀进万家”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活动、稳步推进创建“两无一提高”活动、扎实开展人口计生队伍作风优化年活动等“五大活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我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就是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计生工作方针,紧密围绕实施人口计生“三个五”工程来进行,力求做到切合人口计生工作特点、结合基层实际,融合社会大环境。

二、创建进展情况

(一)以诚信计生为重要载体,大力提升生育文明水平。

1.全面深入推进诚信计生规范化管理。诚信计生是我市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以“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为原则,在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的基础上,在政府的引导下,育龄群众以“双方承诺、充分自愿、依法自治”来自我管理计划生育的一种群众自治社会管理模式。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诚信计生规范化管理,在全区率先实施《百色市诚信计生管理暂行办法》,不断丰富诚信计生内涵,巩固诚信计生成果,全面提升诚信计生品位。截止7月底,全市1872个村(社区),已开展诚信计生的有1714个占91.56%,基本实现诚信计生的有1332个占77.71%;成立诚信计生小组27952个,参与诚信计生小组的依法生育育龄妇女337919人占(依法生育育龄妇女389003人)86.87%。

2.全面加强生育文明建设。以纪念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立30周年和庆祝百色撤地设市10周年为契机,积极发展人口文化,围绕打造新型人口文化,坚持“更加注重宣传倡导”,积极发展人口文化,以开展“五个一”人口文化建设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生育文明建设。一是创作一批优秀人口文艺节目。我们重点抓好文艺编导、文艺演出队伍的建设,突出群众性特点,以活动为载体,与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活动相结合,将人口文化有机融入多种形式的村居文化、乡镇文化活动,使人口文艺的丰富性、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展现出来;二是举办一场人口文化书法摄影比赛。今年3月开始,我市以“群众眼里的百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主题,举办首届“百色市人口文化书法摄影比赛”,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书法、摄影作品,从大众的角度了解人口计生工作在他们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更以大众参与、广纳贤策的主导思想,从参赛作品中了解大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建议和愿望,促进社会各界对百色人口计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征稿期间,共收到参赛书法作品421幅,摄影作品3745幅。现评选结果已经出炉,获奖作品将汇编成册;三是出版一本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就书。围绕着客观、真实的展现30年来百色市人口计生工作成就,我们计划今年出版一本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就书,目前正在策划和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中;四是建立一个人口网站。为谋求快、准、详、全的向广大群众展示百色的人口计生工作,创建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快捷、透明、公开的新型平台和群众建立零距离的互信互动的平台。我们积极筹备百色市人口计生网站的建立,目前已通过“可行性调研”、“论证审查”、“设计演用”、“远程后台调试”等,现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五是建设一批人口文化大院。今年我们重点以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宣传教育的新亮点,以反映当代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婚育新风等为主题,重点打造一批集各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的人口文化大院,不断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目前,我市正协调各地文化部门以特色山歌、酒歌对唱,比赛,羽毛球、象棋、书画、香包刺绣、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宣传、农技培训、自管小组和计划生育协会例会召开等为主要内容,以舞狮、舞龙、歌舞、小品、秧歌、中老年歌舞比赛等文艺形式,编辑一批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小品,无偿赠送给各村人口文化大院,并计划举办人口文化文艺会演,评选优秀节目和文艺活动先进村,激发大家发展人口文化大院的积极性。全市已有9个县(区)的近30个村(社区)的人口文化大院在积极建设当中,其中有8个已经投入使用。

3.今年7月11日,我市隆重举行了纪念第23个世界人口日暨开展“关爱女孩,促进家庭健康和谐”活动启动仪式。通过板报展示、发放资料、咨询宣传、山歌表演等形式向社会宣传人口的严峻形势和关爱女孩的重要性。市四家班子领导与一千多群众参加了活动并给10名贫困女孩代表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从而拉开了我市“关爱女孩,促进家庭健康和谐”专项活动的序幕。

(二)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一是继续开展农村计生家庭“爱心保险”工作,为计划生育家庭抵抗风险提供保障。2012年落实投保77112户,自治区及县(区)财政投入保费222.375万元。今年上半年理赔251件,赔付金额46.917万元,赔付率为21.1%。

二是实施“微笑行动”唇腭裂免费手术项目。全市共有8个县(区)上送计生家庭唇腭裂患者23人,经初诊筛查,为16名患者免费施行了修补手术,又使一批计划生育家庭患者得到了医治,解除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使他们经手术治疗后都能绽放出幸福的微笑。这一项目获得了计划生育家庭和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人口计生部门为计生家庭办实事、做好事的良好形象大大提升。

(三)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着力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为了防范出生缺陷风险,全面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的健康素质,我们借助国家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东风,除了重点抓好7个国家项目县的工作,还自加压力,要求其他5个非国家项目县依靠地方财政开展项目工作,实行全市12个县(区)全覆盖。截止今年7月底,我市已对13409对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农村夫妇进行健康检查,占全年目标人群检查任务数的57.64%,基本做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四)强化计生利益导向,不断提高计生家庭的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进一步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目前,全市11个县(区)已上报小额贴息贷款扶持2102户,共办理贷款3656.56万元。又将使一批计生家庭能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发挥个人专长,自行选择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大”的“短、平、快”生产项目,尽快达到脱贫致富。

二是继续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等项目。2010年5月,隆林县共投入1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幸福工程组委会提供北京市计生协会援助项目资金14万元,本县配套5万元),在新州镇的岩楼村启动实施帮扶项目,给30户苗族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母亲发放帮扶种羊240只,以每户8只价值5000元的良种黑山羊发展养殖业。田林县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第三轮帮扶项目,回收项目资金已分别在乐里镇和潞城乡发放7.1万元帮扶9户贫困母亲发展林下养鸡(6户6万元)和造纸种竹(3户1.1万元)。目前,两个县的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发展前景大有希望。

三是我市田东县充分抓住田东是吴邦国委员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和全国唯一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这一良好机遇,把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融入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之中,由政府出资提供风险保障和实施“少生快富”的惠民工程和民生工程,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低利息、无抵押”的诚信信贷,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能力,达到农村金融改革“无抵押贷款、送一份关怀、温暖一个家庭”的既定目的。

试点以项目建设为推动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推进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在以下8个扶贫项目中优先倾斜给诚信计生户:一是在全县“十百千扶贫产业项目”中覆盖702户计生户,扶持资金300万元,占93%。二是在全县第一批产业项目覆盖1733户,扶持资金2240万项目中有1403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达1824万元,占81%。三是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扶持资金1500万元项目中,有3215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达1157.4万元,占78.7%。四是在第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有2140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642.5万元,占80.5%。五是在妇女创业项目中有777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达4351万元,占93%。六是在小微型企业补贴项目中,有171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513万元,占95%。七是在农村茅草房改造项目年有856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达1540.8万元,占100%。八是在扶持发展种养项目中,有698户计生户受益,扶持资金767.8万元,占97%。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我市属于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差,开展创建活动在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困难。

(二)欠发达地区传统家庭模式面临社会转型的冲击,家庭功能发挥受到影响。因贫困面广,80%家庭实现达到“幸福家庭”目标,难度较大。

(三)我市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基层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四)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基础较好的右江河谷四县区工作推进成效较好,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县份推进效果不够理想,总体发展不够平衡。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我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中的创建内容和工作任务,通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落实责任单位,明确职责,细化工作目标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二)根据各县(区)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点,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三)继续以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抓好观念文明、生育文明、行为文明建设,促进家庭文明幸福。

(四)深入开展加强公共服务、利益导向、生育关怀活动,使广大计生家庭和育龄妇女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五)通过“能力提升”行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关爱老年人口等各种帮扶行动,促进家庭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