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幸福工程考察团甘肃之行〔四〕走访幸福母亲
发布日期:2007-08-24 阅读:4948
  8月17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在幸福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葛振江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央国家机关结对救助的古浪县幸福工程项目点。在土门乡新胜村考察团成员查看了各类幸福工程档案,对幸福工程严谨的管理程序表示赞许。接着大家来到了位于大靖镇刘家滩村幸福工程项目基地幸福母亲魏菊红的家。苑处长、葛主任与考察团成员同魏菊红及家人围坐在一起,听她介绍着自家由穷变富的经过。由于她们居住的村子地处沙漠边缘,土地沙化严重,不能及时灌水,家中仅有的10变薄田收入微薄,连4口人的口粮都难以满足,老少三代一家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四间土坯房内,生活十分拮据,连孩子每年的学费也要东凑西借。2003年4月,刘家滩村开始实施幸福工程项目,给她带来了改变贫困生活的希望,她马上写了申请,并被确定为救助对象,得到了2000元的资助款,在当地幸福工程项目办的帮助下又筹措了一些资金,建起一座养殖大棚,并引进19只纯种小尾寒羊,又利用羊粪为土地施肥,走出了种养一体的良性循环之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她家现存栏35只羊,牛一头,加上种地年收入两万元以上。如今天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5间大瓦房,魏菊红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她逢人便说:自己从没想到这辈子会过上好日子,是幸福工程让她过上了幸福生活。葛主任问她:幸福工程给你的资助款还上了吗?她拿出了还款的收据,自豪地告诉大家:早就还上了,我现在富裕了,可还有一些母亲向我过去一样贫困,她们更需要帮助。听了她的话大家满意地笑了。
  告别了魏菊红,一行人又来到了土门镇幸福工程蔬菜种植基地赵润兰的温室大棚,棚内一片碧绿,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与赵润兰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今年3月,在幸福工程的资助下,赵润兰建起了一座温室大棚,从事蔬菜育苗项目,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她培育种苗的技术不断提高,不仅品种多而且出苗率高,一个周期的出苗率可供100座温室大棚使用,她家的年收入也达到了4.8万元。看着一排排的温棚,考察团成员们无限感慨,为了让贫困母亲尽早脱贫,幸福工程的基层工作者付出了太多的辛苦。

图一、图二:新胜村委会墙上悬挂着“幸福工程工作职责及组织机构、运作模式”
图三、图四:苑小东处长及考察团成员仔细查看幸福工程档案
图五:考察团全体成员与古浪县、乡、村幸福工程管理人员合影
图六:古浪县幸福工程养殖基地
图七:考察团成员听取项目管理人员介绍养殖基地的情况
图八:受助母亲魏菊红家门前挂的牌子
图九:参观魏菊红家的羊舍
图十:苑处长与受助母亲魏菊红亲切交谈
图十一:幸福的时刻
图十二:苑小东处长核对还款收据
图十三:与幸福母亲合影
图十四:魏菊红家受助前的住房
图十五:魏菊红家受助后的住房
图十六:古浪县幸福工程蔬菜种植基地
图十七:与受助母亲赵润红交谈
图十八、图十九:参观温室大棚的考察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