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致富初心 幸福新泉州人
发布日期:2018-02-21 阅读:3152


   2017年,是幸福工程在我省实施的第20个年头。在精准扶贫的社会背景下,我区计生协按照上级组委会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幸福工程发展年”主题,立足我区实际,始终坚持把幸福工程作为计生协会年度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来落实,结合项目优势与特点,认真总结经验,从幸福工程的资金运作,帮扶模式,跟踪管理、健全机制,拓展服务,培育典型以及创新创特色等方面进行努力工作和不断探索,持续推进全区幸福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我区在“幸福工程”路上,不忘初心,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救助成效,现将这几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5年-2017年,全区共实施幸福工程15期,救助计生贫困母亲442户,发放救助款158.4万元,惠及人口1572人,资金回收率100%,脱贫率达85%以上,在坚持“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救助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了“幸福工程结合致富工程、有借有送”救助模式,实施幸福工程4期(每户发放救助款3000元,其中1000元不回收),救助贫困母亲67户;2009年起,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项目扶持,劳动致富”救助模式,每户无偿救助3000元(不回收),救助289户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2012年以来,实施流动人口幸福工程157户,发放救助款49.3万元,惠及外来人口649人。2014年又拓建了8个流动人口幸福工程帮扶基地,投入30万,帮助外来贫困母亲就业82人。2015年提高幸福工程救助资金,从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区级4000元、街道级1000元,不回收),着力提高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区情,拓宽救助领域

丰泽区作为泉州市中心城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流动人口主要流入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目前,已占我区总人口40%,其中流入育龄妇女近9万人。他们在为丰泽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辛勤努力和积极贡献,有些携家带口已来丰泽区定居和务工多年,已成为新的丰泽人,这就是最现实的区情,因此,在他们中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求富、求知、求发展和担当城市主人的意愿日益强烈。但他们中仍有相当部分人员的生活还比较贫困,其中不乏计生贫困母亲。为了让外来计生贫困母亲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区计生协会在做好救助常住计生贫困母亲的同时,按照“母亲不应贫困,计生母亲更不应该贫困”的要求,决定将外来计生贫困母亲纳入幸福工程救助范围,帮助她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我区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1、统一思想,深入调研。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基层协会工作人员、社区群众以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从中了解到,外来计生家庭成员除到企业就业外,还有些人想自己创业,但因没有启动资金或缺乏一技之长而无法实现。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外来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无疑是一件好事、善事,但外来人口居所不定、流动性大,如果施与援手,幸福工程救助款“打了水漂”怎么办?针对这些顾虑,我们多次召集各街道计生分管副书记、协会会长,社区计生工作者及外来人口代表参加座谈会。专题就在外来人口中实施幸福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如何选准救助对象、规范救助程序,如何保障安全,有效动作等工作环节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最后促使大家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消除了顾虑,用心用力投入了这项工作。

2、试点引路,扎实推进。我们首先在北峰街道开展试点,明确救助对象的条件:一是在本辖区居住2年以上、有固定的发展项目和稳定的发展趋势(租赁合同要有2年以上)的外来计生贫困母亲;二是街道落实责任人,所在社区提供担保,确保救助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效益。首期救助8户,每户发放救助款3000元,街道、社区给予相应资金配套补助,救助期2年,资金不回收。经过一年多的跟踪服务,受助外来计生贫困母亲脱贫率达到50%以上,她们的经营项目进展顺利,收入增加了,感受到幸福工程给她们家庭带来的幸福快乐,流动的心在丰泽区找到了停靠的港湾---丰泽温暖的家。试点成效初显,我们及时总结推广了北峰街道的做法,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并广泛的宣传,此举,许多外来计生户母亲,看到当地政府、计生协会这么用心帮助他们。纷纷申请幸福工程救助;目前,全区8个街道都开展了这项工作。我们区计生协会看到了希望,从而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二)精心组织,确保有效运作

为确保“流动人口幸福工程”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长期持续运作,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首先是召开全区流动人口幸福工程专题会议。由区委常委亲自部署此项工作,要求各级计生部门要进一步加深对“幸福工程”宗旨、任务的认识,加强对“幸福工程”的领导和工作力度,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要在现有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科学筹划,认真实施,确保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以及家庭从中受益。其次是成立了由区委常委任组长、区计生协会会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流动人口幸福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计生协会;各街道计生协会也相应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计生办。

2、宣传发动到位。主要是印发幸福工程宣传材料到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手中,深入宣传开展幸福工程的目的意义及各种优惠政策,提高她们对幸福工程的认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幸福工程救助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的成果。如在“母亲节”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幸生育关怀—牵手新丰泽人”宣传服务活动,并与“5.29”会员活动日内容紧密结合,纳入五月份计生宣传服务系列活动提升深化。及时组织受救助的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致富典型巡回演讲,现身说法,使流动人口幸福工程的意义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和理解。

3、财政投入到位。区委区政府特别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将流动人口救助款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投入4.8万元,2013年上半年投入9.6万元,下半年追加15万元,2014年又投入5.4万,2015年又投入9万元,2016年又投入3.5万元,2017年投入2万元。

4、落实责任到位。区、街道、社区三级都指定了专人负责流动人口幸福工程的日常工作,从调查摸底到受助对象、受助资金、资助项目、资金回收和信息反馈都有专人跟踪管理。街道、社区还实行“一助一、多助一”挂钩服务。另外,区、街道把流动人口幸福工程落实情况、帮扶成效列入计生年终考核内容,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创新举措,提高工作成效

1、确定救助对象,严格审核把关。流动人口工作和住所都不稳定,救助对象、项目选得准不准,事关工作成败。因此,必须严格筛选救助对象。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事前的调查摸底工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街道深入社区、市场、工厂等外来人口聚集地,逐家逐户摸排站队,将真正创业有困难、发展有前景,急需救助的对象报送上来。另一方面,严格审核把关,坚持社区会议一致通过上报、街道审查、区协会派人逐户走访核实这个程序,发现不符合“在本辖区居住2年以上、有固定的发展项目和稳定的发展趋势(租赁合同要有2年以上)”等文件规定条件的坚决否掉。受助前,受助户的家庭、经济情况事先在其社区公示;受助后,受助户受助资金的使用,项目开展过程是否依法依规也在所在社区定期公示,一旦发现有不符条件或有虚假行为的其受助资金马上追回,其所在街道在年终考核时予以扣分。

2、选准救助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我们增加了致富模式,救助项目涉及果蔬林种植、早餐工程、衣服修补、摩托修理、洗相照相等20多项。实践证明,幸福工程的实施,关键是看项目。项目选准了,人选准了,服务跟上了,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哪些项目见效快,我们就上哪些项目;哪些人善于哪些项目,就资助哪些项目,从技术到资金都给予大力扶持。我们还将救助活动纳入了我区的整体扶贫规划之中,要求相关部门对受助母亲给予技术指导与服务。主要是政府牵头,企业为主,多户联营,产业带动。如:华大街道与“西畴耕读社”蔬菜种植基地合作,为10名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提供3万元幸福工程救助款作为合股资金,年终以公司分红的形式回报她们。北峰街道给5户流动人口贫困母亲蔬菜种植户每户无偿救助3000元,扶持她们联户承包,扩大种植面积,区计生协会牵线搭桥,促成北峰街道这5户果蔬种植户与华大、清源街道的6户流动人口贫困母亲蔬菜经销户签订产购销协议,实现互帮互助对接。区计生协会成立了工作QQ群,用于工作指导、经验交流和跨区域合作。还开通了流动人口幸福工程救助电话热线,与受助群众架起“连心桥”,随时掌握项目开展情况。街道则定人定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发现经营项目效益不佳,便帮助受助户分析原因,及时改良改进。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受助户,则积极帮助联系业务,提供信息。对受助项目属技术引进的,我们采取“一帮一”的方法,由街道牵头联系同行业的致富能人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使受助户少走弯路,早入门、早致富。我们还要求挂钩帮扶的人员要努力做到“五个清”,即资金使用情况清、项目进展情况清、困难问题情况清、解决问题情况清、产生效益情况清。以华大街道为试点,拓建“三基地”实施幸福工程。建立“东篱下幸福工程帮扶基地”。计生协会主动协调企业与10名贫困母亲签订三年的帮扶合约,除领取工资外,贫困母亲每人每年还可享受该基地3000元投资收益。建立“碗窑流动人口幸福工程基地”。通过召开原村民小组会议实现土地转让转租,扩大基地规模,先后投入35万元完成引水渠修整、维护田间抽水灌溉设备,支持11户流动人口计生家庭种植蔬菜50多亩,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投入致富工程帮扶资金1万元,支持两户计生贫困户购买运送工具和劳动工具。建立“志愿者帮扶基地”。招募社区能人、热心人以及华侨大学学生志愿者,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设立生育关怀义务家教点、心理健康咨询室,以“一助一”、“多助一”方式经常性开展上门服务。

3、创新救助模式,多措并举关怀。我们把流动人口救助对象纳入“生育关怀”活动,与常住人口同服务、同管理,实现服务均等化。我们发动辖区67家企业筹集1400万元设立了“外来工生育关怀资金”,真情为流动人口开展紧急救助、计生小额贴息帮扶、意外伤害保险、免费就业培训、女性生殖健康咨询送药和免费妇科微创手术治疗等六项服务,收益人数累计达2600多人。如:多年来积极配合市计生协会开展关爱女性健康企业行活动,在匹克集团等20多家企业为3000多名外来育龄妇女免费检查和送药治疗。2011年以来已经为4户流动人口幸福工程对象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帮扶,财政支付贴息6000元。为2户遭受意外(重病、重灾)的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送去救助金6000元。为流动人口计生户免费开展妇科微创手术,2012年江西籍流动人口幸福工程帮扶对象陈镇凤在医治子宫肌瘤时,就得到市协会5000元的手术治疗补助。我们还把146户流动人口幸福工程户列入计生意外伤害保险参保对象,每户保费100元,投入资金14600元。2012年以来,我们依托区人社局拓建了区“生育关怀—就业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幸福工程救助对象享受免费培训、资格认证和介绍就业等一条龙服务;与区妇联、区人社局等部门联合举办2期公益性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班和3期公益性“淘宝网店培训班”,组织146户流动人口贫困母亲参加了学习培训。同时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分别依托格林集团、婚之舫、达派箱包等企业拓建了“生育关怀生产基地和就业培训基地”,依托灯星社区家政和月嫂服务中心,定期组织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计生户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

4、总结救助经验,发挥典型作用。经过近几年的真情帮扶,受救助的146户流动人口贫困母亲家庭,月人均收入由受助前的400—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元,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们还发动已致富的受助计生母亲带动更多的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共同致富。如北峰街道的秦凤梅与辖区内恒益塑胶厂达成供销协定,拿到了第一笔产品订单,但启动资金不够,在各级协会的帮助下,创业资金很快得到解决。如今,秦凤梅的塑料作坊为3名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月薪达2000多元。来自泰宁县的贫困母亲庄秀花,在幸福工程的救助下,在东海街道云谷社区扩大经营一家沙县小吃,她主动传授手艺,帮助带动了2名老乡经营小吃店。来自漳州市南靖县的独女户曾美群,利用救助款购买了一部三轮小电摩搞运输销售香蕉,收入可观,致富后还真诚帮扶2户计生困难户共同脱贫。来自北峰街道霞美社区种植蔬菜的安徽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蔡国秀,利用救助款将租赁种植面积由1亩扩大到4亩,同时建起了8个大棚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街道计生协会牵头让其与沃尔玛、新华都等超市签订产销协议,家庭年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如今她已成为当地菜篮子工程的典型示范户和流动人口菜农致富的“领头雁”。

我区的幸福工程项目作为一项得民心、暖民心的“德政工程”,自实施以来深受计生贫困母亲的欢迎和广大群众的赞扬。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救助外来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使她们感受到作为“新泉州人”、“新丰泽人”的自豪感和归宿感,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实施幸福工程的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由于我区面向外来计生贫困母亲实施幸福工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适合我区实际、更加科学有效的幸福工程救助模式,把幸福工程项目做的更好、更实,让更多的外来计生贫困母亲在幸福工程救助下走上幸福大道。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丰富载体,提升幸福工程品牌影响力

1、扩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各街道、社区计生协会要以“幸福工程·幸福故事”为主题、积极策划、制作电子画册,创作、拍摄宣传片、微电影等易于传播的图文、视频宣传内容,丰富宣传形式和载体,营造浓厚幸福工程宣传氛围,扩大幸福工程品牌影响力,各街道至少要制作一项幸福工程宣传片或电子画册。

2、宣传幸福母亲,讲述幸福故事。各街道、社区计生协会要注重搜集幸福工程受助母亲故事,各街道至少要报送两个幸福母亲典型案例。要借助“母亲节”“5.29”会员活动日等节日,开展“幸福母亲”评选,举办幸福母亲演讲会,让幸福母亲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幸福故事,以鲜活的事例感染大众,鼓励更多贫困母亲增强摆脱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加入到幸福工程队伍中来,通过幸福工程帮扶和自身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拓宽思路,推进帮扶模式转型升级

幸福工程在创立之初便确定了“治穷、治愚、治病”三大目标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强,贫困人口数量将逐步减少,而“治愚、治病”任务将日益凸显。2016年,全国组委会委托社科院专家在全国项目点开展幸福工程调研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表明,“穷”是外在现象,“愚”和“病”是内在根源。因此,幸福工程在做好“治穷”项目的同时,要加大“治愚、治病”力度,真正实现“三治”并举。

1、开展技能帮扶,重点突出扶志。要积极协调人事劳动、农林、科技等部门,为受助母亲开展生产技能、科技知识、网络营销等培训,提升受助母亲及其家庭的发展能力。每个街道至少建立1个以上“幸福工程”帮扶基地,在针对项目内容需求加强专项技能培训的同时,要重点突出“扶志”,充分激发贫困母亲劳动脱贫、主动脱贫的意愿,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在帮扶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受助母亲及其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脱贫。

2、开展健康援助,注重部门配合。我区计生协会将与区妇幼保健院联合开展生殖健康援助行动 “两癌”筛查等“治病”服务活动。各街道、社区计生协会要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卫生计生资源优势,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普查、疾病诊治等手段,为计生贫困母亲及其家庭送医、送药、送健康,为健康扶贫助力,让受助母亲有更好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劳动脱贫中来。

(三)加强管理,确保幸福工程规范运作

1、完善资金管理。要坚持幸福工程项目资金专设帐户或会计科目,实行专款专用。要根据项目内容及母亲需求确定帮扶金额,保证资金发的准、管的严、用的实、收的回、效果好。要因地因户制宜,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担保形式,让更多的贫困母亲能够申请到幸福工程帮扶款。

2、强化信息管理。要高度重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网站的幸福工程项目网络版管理软件,及时、准确上传受助母亲相关信息,以接受上级组织检查和社会监督;要善于挖掘、收集、整理幸福工程有关信息,积极向上级组委会报送幸福工程工作动态、幸福母亲故事等,为幸福工程宣传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

3、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新修订的《福建省幸福工程·帮扶贫困母亲行动管理办法》开展工作,使幸福工程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幸福工程项目自查自评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自查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健全帮扶经济效益评估工作机制,做到每户受助家庭都有一个帮扶成效结论,每一轮帮扶能形成一份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四)勇于担当,增强幸福工程队伍素质

幸福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心系国策、真情服务”意识,提高做好幸福工程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心系贫困母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情服务,帮助计生贫困母亲尽快摆脱贫困,创建幸福家庭,过上美好生活。要加强项目业务培训,通过召开工作座会、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等方式,有效提升基层项目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掌握帮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受助母亲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需求,确保帮扶效果。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努力做好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实现幸福工程持续、有序、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