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幸福路 精准帮扶助发展
发布日期:2018-02-20 阅读:1968


   一、基本情况

我市1998年启动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多年来在省幸福工程组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级计生协会的辛勤努力下,按照“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帮扶模式,着力在扩大帮扶面、创新帮扶方式上进行探索与实践,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17年10月,幸福工程项目累计帮扶贫困母亲4792户次,发放帮扶款2963.28万元,惠及人口21564人。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保障基础

各级计生协会始终坚持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持续推进幸福工程项目稳步向前发展。

1.领导重视,保障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幸福工程项目作为健全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绩效管理目标考评。市委市政府在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中明确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工作的职责任务。市计生协会把幸福工程项目作为生育关怀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基层调研,了解项目进展,并拨出生育关怀资金支持基层开展项目帮扶,督促、指导、推动工作。各县(市、区)坚持把幸福工程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意见,落实帮扶资金,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街道)把幸福工程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专人负责,落实领导包项目、村“两委”包户的责任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资金保证。

2.部门协作,配合到位。幸福工程项目作为帮扶贫困计生家庭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形成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在项目优选、技术指导、信息交流、技能培训等方面对受助计生家庭给予优先照顾、悉心指导。市科技局连续11年与市计生协会联合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与咨询服务,每年都有近千户计生家庭参加培训。南安市科技局、农业局、人社局等单位与计生部门联合开展“生育关怀——农业科技进村惠民”系列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基层培训受助计生家庭,免费赠送复合肥并指导如何施用。惠安县计生协会联合县科技局深入特色农业种植村,为受助计生家庭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现场指导、销售信息等服务。永春县慈善总会筹集200万作为“县人口福利基金会”资金,用于计生家庭项目帮扶,每年遴选50户资金短缺但有能力、有项目的贫困二女户,帮助发展“短、平、快”生产项目,每户给予幸福工程款1万元。

3.措施落实,服务到位。各地都能从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为计生家庭服务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推荐公示、确定发展项目、发放项目资金等各项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定期上门走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结束后,及时督促受助计生家庭返还项目资金,形成了良性工作格局。丰泽区将幸福工程帮扶领域向外来人口拓展,帮助外来务工的计生家庭发展生产项目,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受到作为“新泉州人”的自豪感和归宿感;洛江区对有资金需求、符合条件的对象,经镇、村两级逐户核实后公示3天,群众无异议,再报区计生协会纳入帮扶,做到公平公正;泉港区把好帮扶对象关,通过召开村级计生民主听证会,投票选出最需要帮扶的受助计生家庭,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南安市依托梅山镇北部电商创业园开展计生家庭电商创业培训,采取“电商培训、实操创业、项目对接、增收致富”系列“四合一”措施,聘请电商运营专家免费为计生家庭母亲讲解电商技巧,帮助她们熟练掌握电商运营模式;惠安县建立健全挂钩联系、跟踪服务管理制度,定期走访项目点,积极协调农业、渔业部门科技人员传授新型养殖技术及方法,改善原始粗放式养殖方法;安溪县坚持每年举办幸福工程项目户茶叶制作技术培训班,邀请制茶能手进行理论讲解和现场制作指导,组织受助计生家庭参加培训,免费提供食宿,并发给误工补贴;永春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引导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项目,帮助联系农技人员到现场传授生产技术及田间管理知识,有效提高种养殖效益;德化县根据受助计生家庭发展项目需求,分别举办茶叶制作、果树栽培、黑鸡养殖、油茶种植等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组织受助计生户到生产基地进行现场讲解指导。

4.规范实施,管理到位。各级计生协会认真按照《福建省幸福工程帮扶贫困母亲行动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帮扶项目,建立健全各项资料档案,规范运作程序,完善数据库录入,设立资金专项账户或科目,逐步健全项目帮扶工作机制。市计生协会加强对各县(市、区)幸福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了解,及时对当年到期和新启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实,督促做好数据录入,确保幸福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数据库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增强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丰泽区把幸福工程项目帮扶相关内容纳入居民公约,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石狮市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受助对象入户访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永春县严格幸福工程审核程序,申请帮扶对象由村委会初审上报,镇项目办实地考察核实后,集体研究通过再报县计生协会审批;德化县为确保幸福工程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即担保人制度、集体审批制度、资金回收责任制),使幸福工程项目资金按周期正常滚动运转,确保回收率100%。全市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建立完善了程序规范、依规运行的工作机制,为幸福工程项目工作持续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

(二)创新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实效

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新的帮扶方式,加快受助计生家庭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创新幸福工程帮扶模式晋江市实行“小额资助、直接到人、项目扶持、劳动致富”帮扶模式,按照幸福工程帮扶条件选择对象、选好项目、跟踪管理,帮扶资金不返还。惠安县实行“幸福工程结合致富工程、有借有送”帮扶模式,给予致富工程帮扶款基础上增发幸福工程帮扶款。目前这两种创新模式与幸福工程帮扶模式在全市所有项目县(市、区)并行实施。

二是有效整合捆绑幸福工程项目和计生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帮扶方式。根据计生户项目发展情况,将幸福工程帮扶款和计生小额贴息贷款捆绑使用,集中发放给资金需求较大、项目发展前景较好、诚实守信的受助计生家庭,既增加了其项目发展资金量,更增强了脱贫致富信心,提高了帮扶效益。

三是实行“帮扶户+”方式。坚持项目带动,以“种、养、加”等各种“短、平、快”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助力发展,确保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有五种方式:

1.产业+基地+帮扶户。依托当地产业资源,发挥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优势,引导受助计生家庭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永春县以各乡镇主导产业为依托,建立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基地,集中帮助计生贫困母亲发展食用菌、香业、蔬菜等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科技文化园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依托产业协会开辟销售渠道;安溪县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扶持计生贫困母亲发展铁观音茶的种植、加工,并纳入该县“万人茶叶培训工程”,指导传授种茶、制茶技术,增加帮扶款数额,使她们迅速地乘上茶叶致富快车。

2.企业+基地+帮扶户选择信用好、效益佳的企业建立帮扶基地,为帮扶户的小额贴息贷款与幸福工程帮扶款提供担保,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和销售管理。如丰泽区华大街道与“西畴耕读社”蔬菜种植基地合作,为该基地务工的10名外来计生贫困母亲每人提供3万元幸福工程帮扶款,作为蔬菜种植业的合股资金,年终以公司分红的形式作为她们的经营性收入;永春县蓬壶镇碧祥园艺公司帮助指导35户计生户利用帮扶资金种植苗木,计生户以花卉苗木等实物出资,按市场价格折算入股凡是基地成员购买种苗给予优惠,销售时由基地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并按每1万元优惠1000元扣除原先成本。

3.合作社+帮扶户借助合作社专业优势,采取送项目、送技术的方式,带动贫困计生家庭脱贫致富。如南安市向阳乡计生户姚清花在幸福工程项目资金支持下,饲养绿壳黑鸡,取得经济效益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13个计生家庭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养殖的种类除了绿壳黑鸡,还扩大到鸳鸯等几十种珍禽特禽,年底分红时,人均可获3万多元的收入;安溪县龙涓乡金恒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52户,茶园面积1200多亩, 注册资金达到625万元。该社帮扶幸福工程受助家庭17户发展茶叶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受助计生家庭当年就实现增收。

4.电商创业+基地+帮扶户依托产业基地,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造血型”帮扶。如泉港区后龙镇与泉州宏情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实行“电子商务+基地+计生户”帮扶模式,以58食品网为平台,培育一批赋闲在家的计生母亲兼职做网商和客服,同时在种植、收购、加工等工序上吸收计生户务工,并与计生农户建立产销衔接、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等多样化利益联结关系,确保计生家庭增收;南安市梅山镇组织10户有志创业的计生家庭入驻北部电商创业园,指导他们学习掌握电商知识,帮助从事电商创业,实现致富;德化县赤水镇独女户陈小红开淘宝店因资金短缺经营困难,得到幸福工程2万元帮扶后,及时扩大经营规模,充实瓷器货品,销售情况逐渐好转。陈小红注册成立德化县艺丰源贸易有限公司,线上线下同时开展销售,销售量逐渐攀升,实现扭亏为赢。为了做大电子商务,陈小红将公司进驻德化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在赤水镇村淘帮扶队的帮助下,淘宝店生意越来越红火。陈小红致富后感恩幸福工程的帮助,招聘了8位贫困计生家庭母亲到公司工作,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5.致富能人+帮扶户发动已致富、有思想、能力强、会管理的“能人”,带动其他计生家庭聚力创业,共同致富。如鲤城区江南街道受助母亲黄燕琴利用幸福工程帮扶款和小额贴息贷款开办摩托车防护用具加工厂,实现了脱贫致富,她招收了24名计生母亲到厂里务工,每月发给工资2000--3000元;南安市乐峰镇福山村二女户潘招扬、饶雅凤夫妇创办的日腾面线厂遭遇发展瓶颈,出现资金短缺,获得幸福工程项目连续两年的帮扶后,扩大了生产,改善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一些计生母亲被吸收到厂里务工,饶雅凤的日腾手工面线获评泉州市“最佳伴手礼”和南安市“十佳城市礼品”,被当地群众称作“幸福面线”;惠安县紫山镇二女户陈维明夫妇2013年通过幸福工程帮扶款和小额贴息贷款发展生猪饲养项目,养殖面积200平方米,存栏生猪200多头,一年时间脱贫致富。2014年陈维明联合9户受助计生家庭每户贷款3万元共计30万元投入扩建场所,养殖面积达到800多平方米,存栏生猪增加到500多头,养殖繁殖母猪20多头,现家庭年纯收入达到3.7万元;永春县一都镇依托食用菌种植大户肖芳场,建立生育关怀食用菌基地,把镇里50户劳力不足、家庭比较贫困的计生家庭介绍到基地打工,由基地给予优惠提供菌种、优先收购产品、年底分红等形式共同发展,年人均增收近1.5万元。

(三)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计生协会注重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依托“母亲节”送温暖、扬美德、造声势,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宣传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帮扶的意义和成果,营造浓厚的关爱贫困母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如召开工作座谈会,交流实施幸福工程帮扶项目的做法和经验;召开受助母亲座谈会,邀请脱贫母亲现身说法,畅谈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带来的幸福与希望;举行幸福工程项目启动仪式暨幸福母亲表彰大会,宣传幸福工程,表彰致富典型;开展各种纪念“母亲节”活动,如“感恩母爱”才艺汇演,给母亲送上“一张贺卡、一束鲜花、一份贺礼、一次谈心、一场帮工”亲情关爱活动,为计生母亲免费健康体检等。市计生协会连续11年与市妇联、泉州晚报社联合在《泉州晚报》推出“阳光母亲携手同行”系列报道暨亲情帮扶活动,宣传计生母亲自强不息、追寻幸福的感人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62位贫困母亲得到社会捐助49.06万元;连续5年与市妇联联合开展“为贫困母亲圆梦行动”,共向20位计生贫困母亲送上价值8.56万元的生活急需品。各县(市、区)还组织开展慰问贫困计生母亲活动,送去节日的问候和关爱。

(四)提高母亲素质关爱母亲健康

各级计生协会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组织计生母亲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生殖健康知识。市计生协会坚持每年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帮助计生贫困母亲掌握就业技能(已有382多人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举办599场“关注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巡回讲座,增强计生母亲生殖保健意识。为帮助计生母亲提高身体素质,解除病痛,市计生协会与有关部门联合坚持每年深入边远乡村、企业开展“关爱女性健康百村行(企业行)”活动,传播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知识,为计生贫困母亲查病治病、送医送药(累计开展177场,义诊服务2.27万人,免费妇科病检查治疗1.44万人);实施“妇科微创服务”项目,为身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贫困计生育妇提供免费妇科微创检查、手术治疗(累计检查治疗231人次)。各地还通过实施紧急帮扶、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工程等项目,为计生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丰泽区依托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建立生育关怀就业培训基地,招收独生子女户、二女户、计生低保户、外来人员独生子女户的家庭成员,采取减免学费方式,依据各人爱好、特长选择工种技能培训,半年学习结束时考核合格者发给技能等级证书,免费介绍就业,至今参加培训的387人均取得证书,有310人被企业录用;洛江区举办计生家庭服装培训班,组织农村二女户、独生子女户和计生低保户家庭成员学习服装裁剪制作技能,免费培训三个月,结束后推荐就业;惠安县在工业园区建立5个就业培训基地,免费培训计生家庭成员,按工种的不同培训15—25天,每人每天补贴25元,至今已培训8450人,安排7525人就业;安溪县依托安溪职业学校开办“茶艺与营销专业”,学制二年,每年免费招收初中毕业的农村独女户、二女户、计生低保户女孩入学,学习期间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学业合格发给毕业证书,推荐就业;惠安县净峰镇积极邀请劳动、农技、水产养殖等部门的有关技术专家为贫困母亲家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优先推荐和录用150多名贫困母亲到中化、船厂和福炼公司等重点项目就业。

(五)融入精准扶贫,实施精准帮扶

2016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计生协会“蕉城会议”精神,着重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开展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推动扶贫工作与生育关怀项目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新举措。2016年3月,市计生协会下发《关于扎实推进贫困计生家庭精准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精准帮扶总体要求、帮扶机制、帮扶方式,把依托基地帮扶与实施幸福工程和计生小额贴息帮扶作为精准帮扶工作的主要方式,要求各地摸清贫困计生家庭底数,为实施精准帮扶打好基础;在大力创建计生帮扶基地和科学合理安排幸福工程帮扶款、计生小额贴息贷款的同时,积极创新帮扶方式,努力提高帮扶实效,让幸福工程和计生小额贴息帮扶工作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出项目优势,促进精准帮扶和项目发展“双开花”。各级计生协会积极主动联系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做好低收入的贫困计生家庭基本数据对接工作。县、乡两级计生协会将低收入的贫困计生家庭逐户建档立卡,做到每个贫困计生家庭情况明、底子清、数据实,在确定幸福工程帮扶对象时,优先安排脱贫意愿强、有劳力的贫困计生家庭。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幸福工程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深入推进项目发展和创新上,仍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帮扶模式创新难问题。在推进项目发展与扩大帮扶覆盖面上办法少,帮扶渠道仍较单一。尤其是城区的帮扶项目较难选择,存在着资金需求大、风险相应大等问题。二是帮扶项目不够精准。基层计生协会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对农村经济工作认识不足,指导能力有限,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导致无法帮助群众科学确定帮扶项目,影响了帮扶的成效。三是工作担当精神不足,基层干部中仍存在怕担风险意识和畏难情绪,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等。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多年的实践和成效证明,幸福工程项目是帮助计生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精准扶贫、坚持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生态扶贫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为群团组织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把贫困计生家庭精准帮扶、尽快脱贫工作作为计生协会的重要任务,把幸福工程项目作为精准帮扶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扎实推进,不断提升帮扶工作水平,力争取得新的实效,推动幸福工程项目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帮扶实效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做大做强帮扶项目提供有力保障。要把幸福工程帮扶款和小额贴息贷款捆绑使用,提高资金效率,对项目前景好、致富心强、信誉度高的计生家庭给予重点帮扶,使他们尽快提高经济效益。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借助各种帮扶渠道,促进计生家庭更好地创业,更快地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探索建立风险机制,通过多种方式筹集风险金,以解决个别因特殊原因导致项目受损的计生家庭还款问题,确保帮扶资金安全使用,帮扶项目顺利运作。

(三)创新机制,努力扩大帮扶面。我市的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实施以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帮扶方式已经从过去一家一户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切合实际、富有特色、颇具成效的帮扶方式。中央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市里提出2018年现行市定扶贫标准线下的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幸福工程项目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我们要坚持一手抓巩固,一手抓提升,把群众欢迎、业已成熟的做法巩固好、坚持好,探索出更多、更好、更切合实际的做法,将幸福工程项目工作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利用“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帮扶,把发展项目和产业链延伸到计生家庭,让贫困计生家庭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泉州市计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