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上放飞五彩斑斓人生
发布日期:2010-03-09 阅读:4030
  她,曾家贫如洗,如今却成了众多下岗姐妹的致富好榜样;她,本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却以辛勤的汗水和惊人的毅力开拓出自己人生的一片新天地。她就是庄河市城关街道广大社区妇女致富带头人刘桂霞。
  1999年,刘桂霞30岁,这年7月,让她刻骨铭心,夫妻双双从大连纺织印染厂下岗,家中一下子断了所有的经济来源。“那时候,我们夫妻俩经常半夜醒来在一起抱头痛哭。” 刘桂霞回忆说。下岗后的一段时间里,刘桂霞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别人照看过小孩,在饭店里洗过碗,但这些临时工作不仅报酬低,而且还总不能按时领到工资。那时候的刘桂霞跌入了家庭生活、精神世界的谷底,看不到希望。正在这时,幸福工程给她带来了福音。2003年初,庄河市城关街道计生协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鼓励她振作精神,早日脱贫致富,并安排她到计生协建立的幸福工程项目点——彩绘编织基地学习纺织日本和服丝带技术。从此,刘桂霞便开始了她纺织机上的五彩人生。
充满慧心、心灵手巧的刘桂霞一接触这个工作,便感觉到无限的乐趣。其他人要学一个月才能会的纺织技术,而刘桂霞只需要一星期的时间便干的有模有样,学徒期间刘桂霞常常博得师傅的赞赏和同伴们的艳羡。纺织丝带不是体力活,考验的确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和韧劲。为了尽快掌握必需的技能,刘桂霞忍痛将两岁的女儿送给母亲带,自己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学纺织,常常一呆就是一天,或是大半夜,顾不上做饭,忘了饥饿;夏天屋子里热,一天下来,身上经常会闷出许多痱子;冬天家里没有暖气,双手冻得红肿,刘桂霞一直咬牙坚持着。一个月下来虽然只有200元钱,但对刘桂霞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随着技术的提高,刘桂霞干得越来越好,大批量的订单找到了她,她的工资越来越高,家里的小日子也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起来。
  2005年刘桂霞凭借高超的技艺当上了彩绘编织基地的师傅,面对和她一样遭遇过下岗之痛的姐妹们,刘桂霞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术手把手交给她们。每天早晨刘桂霞7点便来到基地,耐心细致的教她的姐妹们,什么时候天黑什么时候就是她下班时间。做给姐妹们看,带着姐妹们干,多少年来刘桂霞教过的妇女姐妹多达200多人,使这些下岗待业的妇女重新找到生活坐标,充满自信的生活下去。除了负责传授姐妹们学习纺织技术外,刘桂霞为了能让姐妹们有更多的加工任务,增加收入,主动到瓦房店市纺织工厂联系业务。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刘桂霞亲自坐车到瓦房店市纺织工厂背回纺织用料,回来后和姐妹们认真加工,及时交货。瓦房店纺织厂周厂长被她的真心、诚信和为姐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便主动用车将纺织原料送过来,双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姐妹,刘桂霞总是热心相助。今年47岁的王萍,患股骨头坏死多年,一直借助双拐勉强走路。为了能缓解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刘桂霞每天上门教王萍学习纺织和服丝带技术,王萍成了一名心灵手巧、技术熟练的技术骨干。看她走路不方便,每次拿回纺织用料后,刘桂霞亲自给王萍送去,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雪从不例外。肖平家住徐岭镇农村,腿有残疾,走路不便,刘桂霞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帮她送纺织用料,并及时到肖平家取成品。肖平逢人便说:“刘桂霞真是个好心人,我们非亲非故,她却帮助我那么多,比亲姐姐还亲!”
  六年来,在刘桂霞带领下200余名下岗女工织出丝带近十万条,共计收入190余万元,走出了生活的阴影。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桂霞以她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属于她自己的那片晴空。如今的她,已在这片天空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