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新桥镇小额贴息贷款浇开计生“幸福花”
发布日期:2013-07-23 阅读:3088

漳平新桥镇小额贴息贷款浇开计生“幸福花”
   2012年以来,福建省漳平市新桥镇计生协会在落实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中,采取以人为本,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运作,跟踪服务等措施,帮助一批批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有效地促进了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
   广泛宣传,着力营造浓厚氛围。新桥镇计生协会坚持把发展生产小额贴息贷款作为建设新农村与稳定低生育水平所采取的利益导向的结合点,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并贯穿于工作运行的全过程。在每年小额贴息贷款发放摸底申请前期就开始宣传发动,采取通过镇村干部、计生协会中心户(组)长进村入户宣传,出动宣传车深入各村巡回宣传;在镇、村主要路口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小贴贷帮扶计生家庭发展生产的政策举措。让群众明确贴息贷款是用于发展生产的专项贷款,不是救济金,需要按期归还,让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调查摸底,精心组织运作。新桥镇计生协会把贴息贷款对象的确定主要以村为单位,组织镇、村(居)两委干部、协会会长、小组长和计生管理员共同对本村贫困的、有能力落实发展生产的、且能遵守计生政策,有还款能力并能诚信还贷的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筛选帮扶对象。同时,该镇还组织计生干部、信贷员入户进行调查核实,最后确定贷款对象。为克服计生户盲目发展项目,造成经济亏损,影响帮扶效果,该镇计生协会组织镇村干部、协会会员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认真帮助挑选、指导发展项目,引导受助对象施展一技之长,重点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重求实效,把贴息贷款真正用到点子上。据统计,受助计生户家庭发展种植业66户、养殖业17户,加工、运输、经商45户。
   跟踪服务,力求最大实效。新桥镇计生协会为了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在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资料的同时,还专门组织了由农技站、兽医站、等部门组成了技术顾问服务小组,不定期到各村开展巡回举办竹子、绿化苗木、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栽培技术讲座,根据需要提供市场信息、传授科学技术,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对象分析项目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详细记录项目运作及效益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她们提供资金、技术、信息、产销等各方面服务。如坂尾村有一养鸭项目户,由于信息不灵,养殖技术不过硬,出现部份鸭子死亡现象,心急如焚。镇计生协会李永聪会长得知后,立即与镇畜牧水产站联系,亲自带领技术人员深入该户,给予精心指导,使其渡过了难关,目前该户项目进展顺利,收益可观。在实际运作中,该镇计生协会还积极引导计生家庭采取“企业+基地+计生户”、“合作社+计生户”等有效帮扶模式,集中利用小额贴息贷款进行投股经(联)营,让贷款者直接参与生产,不仅有工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增加收入,解决计生困难户就业问题,而且增强计生贷款户的造血功能,带来更大的效益,扩大了扶助的辐射面,增强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的影响力。如新桥村苏长福为了更好地发展水仙茶种植,联合了6户二女户,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种植户统一种植、统一营销、统一结算的经营方式,进行集约化运作,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该镇落实计生小额贷款贴息款11.4688万元,共128户受益,为他们增收64万元,使19户困难户脱贫,让109户走上致富之路。
               
               福建省漳平市计生协会:陈开冬   王菁
                            2013年7月8日
                           
邮编:364400
电话:1345970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