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2-24 阅读:2634

庚寅腊月二十四,是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家住福建省长泰县陈巷镇雪美村的二女户杨玉春新居“入厝”了,带着满心的喜悦与祝福,我们走进了这个幸福之家。

新居占地 100 平方米,三层半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 400 平方米,整栋楼宇自下而上、由里而外都装饰得典雅高贵,清一色的落地窗帘、“卡米亚”地砖、仿古实木家私,乍一看,便给人富足与时尚之感。“这些装修设计,包括用料搭配,都出自我长女丽娟之手。”女主人杨玉春带着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房间,言语中无不透出几分骄傲与自豪。

1986 年 2 月,杨玉春嫁给了同村青年杨凤龙,那时,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她对生活并不寄以过高的奢望,满门心思就想做个平实的女人,为老公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1987 年 9 月,长女杨丽娟呱呱落地,平淡的小家由此多出了几分喜气。然而,两年过后,随着二女儿杨丽莉的降临,杨玉春淡定的心态却再也无法平静下来。望着一贫如洗的家,想着人们世俗的眼光,她实在提振不起生活的勇气,甚至有过几回,她都狠着心咬着牙要把小女儿送养出去。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姐夫几次上门动员她去做结扎,她都闭门不见,为了这事,她与姐夫一家还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来往。

一天夜里,杨玉春发高烧卧床不起,刚好那几天丈夫外出给人帮工不在家,无助中,是未满 5 岁的大女儿一双小手一把柴火地给她烧来了半壶的热开水,还一簸一颤地用浸湿的热毛巾为她烀头擦脸舒经活络。女儿的反哺之举,强烈地勾起了母亲的舐犊之情,她紧紧地拥着女儿悲情喷发:“妈妈不抛弃你们,妈妈累死累活也要把你们姐俩抚育成人!”

为了实现对女儿的诺言,她决定择日就去做结扎,并鼓励丈夫抛开农地外出学手艺,横下心把家庭经济搞上去,把两个女儿带好。丈夫是个本份人,见她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心疼不已,连个招呼都不打便抢先跑去做了绝育手术。几年间,夫妻俩分别开过裁缝店,当过蔬菜贩,小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 1998 年底,镇上仅有的一家摩托车配件店欲出手转让,丈夫眼馋了好些时日,但考虑到两个女儿正是上学用钱的时候,没敢接手。杨玉春了解实情后,感觉是个好商机,于是她抖出了自己几年卖菜的积蓄,还从亲朋好友间东拼西凑了 2 万多元,让丈夫盘下了那间店。可是,创业之难却是她始料未及的,由于经营资金不足,加上每月还要偿还昂贵的店租和他人的欠债,手头上自然捉襟见肘,货架里库存的配件便时常缺样短货,客源也就渐渐流失,以至最后连雇来的小工也不得不被打发走了。举步艰难的时候,杨玉春没有怨天尤人,她毅然放弃了家中的几亩责任田,来到丈夫身边当起了他的下手,还从自己的亲哥哥那里再借来 5 千元,才勉强解了燃眉之急。 2002 年,县里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幸福工程帮扶项目,上级计生协会在了解到他们的困境后,连续两年给他们送来了帮扶周转金,从而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经营压力。为了早日入门,搭好夫妻档,杨玉春克服了文化水平低这一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困难,从熟悉每个零部件的品名、型号、价格入手,从排除最简单最常见的故障摸起,一双黑手满脸油污摸着石头过河。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年过后,她总算掌握了各种批零、维修基本要素能够独挡一面了,而丈夫也尽可放手专心找货源跑采购了,濒临倒闭的小店从此得以起死回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几年来,他们夫唱妻随风雨同舟,不仅把小店打造成当地首屈一指的摩托车配件超市,还斥资 20 余万元在镇上购置了两间店面,如今又搬进了造价超 50 万元的新居,日子过得可比倒吃的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

命运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两个女儿也不负众望品学兼优,大女儿杨丽娟福建集美大学本科毕业后现已供职厦门某建筑集团装饰装修工程公司,小女儿杨丽莉也于去年步入了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殿堂,姐妹俩不仅学业有成还颇有孝道,每次回来总不忘带些东西回敬父母,有时看到父母忙着累着她们也从不闲着,总是抢着帮父母站站框台,或偷闲给父母擦肩揉背,俨然成了父母贴心的小棉袄,邻里称羡的乖乖女。自家有女初长成,杨玉春总算舒下了一口气,“如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