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2-05-25 阅读:2642
  我叫张月莲,是福建省邵武市洪墩镇尚读村的计划生育两女户。我的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1985年我与吴贵兴结婚。婚后,我们分别于1986年和1991年生育了两个女儿,1991年落实了绝育措施。由于家庭底子薄,加上结婚欠下不少债,丈夫做生意又亏本,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发展经济缺少合适的项目,想贷款没人敢担保,尚读街上前后左右邻居都盖起了砖混结构新楼房,唯独我们一家仍旧住在阴冷潮湿的土房中,我家那低矮破旧的房子夹在临街一片整齐的新房中显得那么不协调。本身我们没生男孩心里就没底气,现在住房条件反差又这么明显,我们一家人真的感觉低人一等似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1999年,镇里发动群众种烟,许多村民持消极观望的态度,我却第一个报了名,但丈夫很犹豫,认为我们种烟没技术没本钱,成本高风险大。我耐心向他解释:烟叶从盖烤房、育秧、移栽、田管、采摘、烘烤、分级、出售都有直接服务,而且价格波动不大,比种水稻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在我的劝导下,丈夫同意我的观点,从此我的家庭走上了发展烟叶种植这条路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种烟要盖烤房、添置必要的设备,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那时我算了一下,除上级补贴外,还差3000余元,当时3000元对我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向家境相对宽裕的亲戚借,可他们听说我要种烟,个个都摇头说没有,我失落回到家里,感叹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幸福工程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1999年大年刚过,村计生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首批幸福工程试点在我村实施,我刚好符合条件,第二天,我到村里填了申请表,当时我并没报多大希望。谁知才过了几天市、镇计生协会的同志就上门来了解情况,随后给我送来了3000元的幸福工程救助款。当我接过钱的时候,我的手有些颤抖, 3000元钱对一个有钱的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件衣服的钱,一餐饭的钱,一瓶酒的钱,但对我这样一个贫困母亲来说,就是及时雨浇灌了我的心田,让我看到希望,增强了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3000元救助款到手后,我用2000元修建了一座烤房,另外1000元用于买化肥、地膜和燃煤。镇计生协会领导每次下村都要到我家了解情况,帮我解决遇到的困难。村两委特意将镇烟草站下派的烟技员安排在我家搭伙,不仅增加了一份收入,烟技员还在种、管、烤等技术环节上对我家开小灶特殊指导,当年仅烤烟一项纯收入就达8600多元,加上种粮养猪,全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手头有了点钱,一些亲戚朋友叫我们先盖房子,丈夫也有点动心。当时的计生协会会长李荣跃了解这一情况后,帮我们分析,如果盖房子,马上就会返贫,不如把钱投入再生产,增强造血功能。并指点说眼下买拖拉机很划算,因为随着种烟面积的扩大,各村都急需具有拢畦功能的拖拉机。我们觉得很在理,经李荣跃出面联系,我家以优惠价购买了一部拖拉机,丈夫专门帮助本村和邻村的烟农犁田拢畦,每年也增加了大几千元的收入。
  种烟是一个非常费工费时的活,尤其是5月底到7月中旬这一段烟叶采收串烤季节,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下田采烟叶,天黑才能回家,晚上还得串烟送烤。尽管劳动强度大,但我们夫妻俩好像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天天忙里忙外,村上人都说我是越变越年轻。几年下来,我家每年种烟叶都在12亩以上。一遇到难题就向烟技员请教,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同时,我还充分调动家庭劳动力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产前、前中、前后都有事情可做。此外,我充分利亲帮亲、邻帮邻进行换工,尽量不雇工和少雇工,由于措施运用得当,效益自然一年比一年好,种烟从此成为我家的主导产业。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这些年来通过种烟,让我插上致富的翅膀,2003年底又重新购买一部拖拉机,2004年底,我们拆掉了旧房子,在原来宅基地上盖了起了一栋三层楼混凝土楼房,靠着种烟,我们供完了两个女儿上学。丈夫吴贵兴因种烟技术过硬,被镇里聘为半脱产烟技员。这几年,家庭收入年年增加,已经超过了全村的平均水平,家用电器全部添置齐全。2006年11月镇里召开烟叶发展表彰大会,我站在领奖台上,成为全镇连续多年烟叶效益最佳户,在去年的洪墩镇人大换届选举中我高票当选为镇十七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本届人大主席团成员。
  喝水不忘记挖井人,我家能够过上了好日子,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幸福工程的救助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今后,我不仅要自己致富,还要帮助和带动更多的贫困母亲共同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