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创建幸福家庭 打造幸福漳州
发布日期:2012-08-21 阅读:3072


今年3月,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推进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立足本地实际,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强化文明倡导,拓展公共服务,强化信息保障,纵深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打造幸福漳州”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人口家庭文化建设,进一步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以加强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文明倡导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使婚育文明及创建幸福家庭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建设人口家庭文化载体。全面推进“十个一批”项目,即:创建一批婚育文明宣传志愿者队伍、征集一批人口家庭理论研讨成果、打造一批人口家庭宣传精品、创建一批亮丽的人口家庭文化景苑、宣传一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典型人物、培育命名一批幸福家庭示范户、开展一批人口家庭文化宣传活动、查处一批“两非”典型案件、树立一批计生“三培育”示范乡镇、培育一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单位等。推进国道319、324线300公里新型生育文化长廊建设,创建人口文化景苑,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靓丽风景线。二是打造人口家庭文化品牌。指导和协助平和县挖掘利用“林语堂文化”这一世界级品牌特色资源,编辑出版《林语堂与人口文化》,实施弘扬林语堂人口文化、倡导生育文明的1238工程,引导群众形成科学的新型婚育观念,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宣传品牌。三是开展人口家庭文化活动。举办“红五月人口文化节”,全市共开展1380多项(场)活动。7月9日,漳州市政府与省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会等13部门联合举行“7·11”世界人口日主题宣传活动和“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家家秀行动启动仪式。人口计生委领导先后在省人口计生委《美好家园》网和《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直播室在线接受“创建幸福家庭·打造幸福漳州”专访四是创作人口家庭文化精品国家人口计生环境宣传实景照片征集活动中,全国25幅10分满分作品中我市有4幅,居全省之首;在全省“国策模范行”征文评选活动中,我市有14篇文章获奖,居全省第一。我委还与团市委共同举办“我爱幸福漳州,我爱幸福的家”少儿美术书画展及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组团参加2012年第十一届“闽南风峡情”活动,并赴台湾交流,不断扩大我市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影响力。

二、拓展人口家庭公共服务,进一步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以拓展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为抓手,进一步为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提供人、财、物保障,有力推动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一是创建人口家庭公共服务机构。在全省率先成立“漳州市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市编委给予增配领导职数和编制。目前,市、县、乡、村四级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面实施“婚、孕、产、育、教、养”全程生命关怀,为创建活动有效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加强人口家庭发展理论研究今年5月,市人口计生委与漳州师院共同组建“漳州市人口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7月,市人口计生委与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第二届人口家庭发展论坛”,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三是创新人口家庭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通“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重要平台;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进社区(村)”活动,共同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心理健康。四是加大人口家庭政策推动力度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提高计生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独生子女父母和生育两个女孩后绝育农村夫妇一次性奖励金标准,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扶持农村计生困难家庭创业就业等。全市共募集生育关怀公益金7532多万元,积极开展不育症免费优惠治疗、微笑行动、金秋助学、“七彩青春爱心家教”行动、安居补助工程、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和救助等工作,“幸福工程”规模继续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三、搭建人口家庭信息化服务平台,进一步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以搭建人口家庭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人口家庭信息化服务,引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开展。一是研发人口家庭信息化服务系统。我市在全省率先研发推广应用的“漳州市人口计生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集“全员人口管理、幸福家庭一卡通、依法行政、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部门实时通、公共服务”六大功能为一体,其中,“幸福家庭一卡通”是专门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设计的系统,该项工作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王侠主任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开展人口家庭需求调查。我市专门设计发放《创建幸福家庭需求调查表》,开展对计生困难户网上和问卷调查20.5万人次,根据不同需求梳理归类,及时掌握分析计生家庭需求的变化,确定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育措施和具体的服务、帮扶项目,并纳入信息化管理,加强跟踪,确保落实。三是推进“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及帮带结对活动。我市以党建带村建连家建全面推进创建活动。今年来,市、县、乡直1060个单位挂钩帮带创建幸福家庭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1万多名干部职工挂钩结对创建示范户。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幸福家庭示范户”11万多户,其中“三培育”示范户1.6万多户,“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户2.3万多户。四是以开发应用“幸福家庭卡”为载体,更好服务幸福家庭。今年,市人口计生委与福建省农商银行合作开发设计了“幸福家庭卡”,7月,隆重举行了首发仪式。“幸福家庭卡”可代替婚育证、生育证、节育证、银行卡等。常住地或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可以通过“幸福家庭卡”,准确、快速、真实地查询对象的需求和服务情况,并将法定奖励扶助资金直接划拨到帐户上。育龄群众可凭“幸福家庭卡”就近接受各种服务与管理,到各银行网点领取奖励扶助金,并可进行个人资金帐户的现金存取、转帐结算、消费、代扣等金融服务功能。今后还将拓展到与公共交通、购物超市等行业,真正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功能,切实做到便民、利民惠民、福民

当前,漳州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领导对这项活动的认识和支持不够,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二是个别地方创建活动与人口计生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三是创建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理论研究,为创建活动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举办人口家庭发展论坛和征文比赛等形式,充分发挥人口学会、人口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及专家学者的作用,围绕创建活动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究,争取拿出一批有实践基础、基层用得上、群众信得过的理论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创建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二要运用特色载体,提升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水平。以信息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引领和支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继续实施计生“三培育”工程,开展“挂一村帮五户富万家”活动,助推致富发展。大力推进“幸福家庭”家家秀行动,积极培育创建、评选表彰“幸福家庭”示范户、标兵户活动,征集、宣传幸福家庭示范户事迹案例,让群众了解身边的典型,学习身边的榜样,让群众在参与中提高幸福指数。三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创建活动平衡发展。定期表彰一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单位,大力宣传推广先进单位的创建经验,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规模辐射和引领发展的作用,推动创建活动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