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元,一位安徽贫困母亲的幸福起点
发布日期:2009-10-24 阅读:267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该项工程于一九九五年创立,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是首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自称为“幸福工程”的义务打工者。截止目前,该项工程已在全国建立四百多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约六亿元,救助二十余万贫困母亲。该项目主要以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通过向海内外募集资金,围绕“治穷、治愚、治病”,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
  深秋的季节,田间不见郁郁葱葱绿色,也不见丰收的金黄色,只见农民多忙碌的身影。在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下郢组,碰到为种植百合而忙碌的黄友燕,初见到黄友燕和他的丈夫王建春,无法将其与年收入数十万元的“高收入”挂钩。
  身着朴素的黄友燕介绍说,五年前,她打工过,因想家而哭泣;愁苦过,因家庭困难……当时年收入不足千元的这个经济条件非常差的家庭被列入“幸福工程”救助对象。
  二00三年,二十八岁的黄友燕在“幸福工程”的帮助下,获得五百元启动资金,抱着试试看想法的她,第一年种植了当地还没有人种植过的“百合”,经过辛勤的劳作,次年五、六月份收获的时候,两万多元的收入让这个曾经没有丁点存款的一家人乐开怀,话语中也透露着一丝“豪气”。经过几年的拼搏,日子越来越富裕,曾经的穷苦人家变成了种植百合的土专家了,经常还义务帮忙指导同村人种植技术。据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黄友燕种植百合的发家致富带动周边一百多户种植百合,面积超过五百多亩,还成功引来外地客商,来此间投资大规模的种植。
  黄友燕介绍说,自己年年都增加种植百合的面积,二00八年种了二十多亩地,其中有十来亩是从同村农户租来的,收入大概十多万吧。算及家庭的收入,两口子咧嘴笑了。据当地的村干部介绍,0八年王建春的弟弟在南京买房子,他一次性就资助了二十多万。如今住在当地还算不错的楼房内的他们,又盘算着在城里购置新房的计划。
  和黄友燕一样,来安半塔镇罗庄组现年三十六岁的李冬英,原来家庭年收入不足四千元,生活困难的她,二00四年被列为救助对象后,通过“幸福工程”项目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扶持种植葡萄,今年纯收入已达约十二万元,她说“幸福工程让我幸福如花”,目前,在李冬英的带动下,罗庄村已经种植葡萄一千两百多亩,并成功注册“罗庄”商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为无公害绿色食品。
  来安半塔镇委员会张文华书记说,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贫困母亲是最为特殊的群体,不仅生活处于贫困状态,缺乏文化教育等双重压力,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无法离开家乡的她们,才是土地的真正主人,她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从土地的源头脱贫。
  记者从安徽省计协了解到,作为幸福工程救助成功的“幸福母亲”之一,黄友燕、李冬英并不是个例。作为幸福工程项目活动的省份之一,安徽现已有二十四个县(区)开展了“幸福工程”,截至今年八月底,已有九个项目点终结,十五个项目点正在运行,累计救助贫困母亲一万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