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花的幸福路
发布日期:2017-08-03 阅读:2086

在原州区彭堡镇硝沟村有这样一位妇女,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忙碌在鸡舍和羊棚之间,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就是海生花,一位43岁的普通农村妇女。海生花的家庭和睦、团结,是“少生快富”工程示范户,创业致富示范户,也是远近闻名的幸福之家。她的丈夫名叫马玉清,现年48岁,是海生花的称职丈夫,也是她创业致富的得力助手。海生花夫妇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不但住上了砖瓦房,开上了小轿车,而且鸡羊满棚。好日子是海生花夫妇俩辛苦奋斗换来的,更得益于“幸福工程”等国家项目的救助和帮扶。

                         艰辛的创业路

1988年,年轻的海生花经人介绍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马玉清,很快两人便心结连理,组成了家庭。结婚后两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先后又有了儿子马智和女儿马丽。两个孩子的出生使夫妻俩既高兴又忧愁,对于只以务农为生的他们来说经济越来越拮据。但是年轻的夫妻俩没有被贫穷的生活吓到,两人一直琢磨着能干点啥,改变一下家庭贫穷的面貌。马玉清决定远赴新疆打工,由妻子在家务农照顾家庭。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后,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妻子的担子太重,迫使丈夫回到了老家。回家后的马玉清先后经营过商店,开过出租车,在砖窑打过工,日子有了好转。而海生花在家通过养牛改变着生活。

                      好政策的感召

硝沟村是个回族聚居村,老百姓观念落后,存在多生孩子和重儿轻女的思想。多年的创业经历让海生花和马玉清夫妇感受到生活带来的艰辛,也体会到多生孩子并不能带来幸福。2003年,“少生快富”工程在原州区全面启动,在这个好政策的感召下,夫妻俩参加了这个工程,这在当时的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他们是当时村里第一个少生快富项目户,获得了3000元的奖励资金和彭堡镇政府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从此,他们的生活开始了转机。

                    走向幸福的快车道

2011年,以海生花和马玉清夫妇为代表的硝沟村“少生快富”户,积极争取项目,在硝沟村建设了养鸡园区。原州区计生协为每个贫困母亲资助贷款5000元;原州区扶贫办、就业局等单位给予鸡棚、鸡苗等资助。通过国家项目扶持,海生花夫妇鸡棚当年纯收入23000元,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养鸡4000只,通过养鸡,他们又开始了肉羊养殖,建设了200平米的羊舍,现存栏60多只。仅养殖每年创收15万元左右。通过国家项目的扶持,海生花夫妇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不但新盖了平房10间,而且还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他们还盘算着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且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致富不忘乡邻

海生花和马玉清夫妇日子越过越红火,左邻右舍前来取经,他们耐心为村民讲解养鸡经验,并鼓励村里有创业意向的贫困母亲一起建棚。本村贫困母亲马晒买看在眼里,馋在心里,看到贫困母亲对致富的渴望,海生花便和丈夫商量帮助马晒买提供资金支持,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往马晒买家里跑,手把手的帮助她。同时积极同镇干部、计生协会协调为其他贫困母亲养鸡争取幸福工程资金扶持。在她们共同努力下,硝沟村34户贫困母亲得到了资金扶持,共计13.1万元。

如今的这些母亲,处处可以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听到她们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