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
发布日期:2013-03-27 阅读:2549

—记长泰县黄英玉的创业事迹

在2011年的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开始之际,家住福建省长泰县坂里乡坂新村的贫困母亲黄英玉来到乡农村信用社,信用社的业务员老汤看到黄英玉来了,赶忙从柜台里走出来,老汤迎着黄英玉说:“英玉,今年还要贷款吗?”黄英玉赶忙回答:“没有,没有,我今天是来存款。”她从手中的袋子掏出一叠又一叠的钱,让老汤看得目瞪口呆,她一边数着钱,一边告诉老汤:“这是我家去年种植12亩茄子、冬瓜、辣椒的收入,除了今年需要的资金,还剩下3万多元,原来老是来麻烦你,找你贷款,今天还是要麻烦你,帮我把这些钱存入你们信用社。”这就是发生在坂里乡信用社的一幕。

说起黄英玉这几年,做为邻居的老汤是历历在目,从一个年年来贷款的人,到今天的存款,这一路走过来要感谢小额贴息贷款。在九十年代黄英玉、何阿泰夫妇生两个女儿后主动落实节育手术,发展自家经济。可是几年来黄英玉夫妇埋头苦干,靠着一亩多的责任田,加上其爱人何阿泰在村里与他人合伙杀猪,全家年收入也不过五、六千元,两个女儿长大后的学费、生活费等一系列开支一年比一你去年增加,压得黄英玉夫妇俩喘不过气来。年年开春年年贷款,在一次的贷款时,信用社的老汤告诉她乡计生协会有一个小额贴息贷款扶贫项目。黄英玉抱着一丝希望找到村计生协会会长,希望能得到帮扶。很快,乡、村计生协会经过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后,根据黄英玉的实际情况,把她列入小额贴息贷款扶贫对象,并及时协助她办理好相关手续,很快把10000元资助款就到黄英玉手中。黄英玉回忆说“接过老汤送来的贴息贷款存折,手里觉得特别沉,心里觉得特别热乎,眼泪就一直往下流。”

原本就勤劳又有拼劲儿的夫妇俩就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缺乏资金发展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有了这10000元款的垫底,夫妻俩更感到心里更有底气了,夫妇两商量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气候适合种植茄子、冬瓜等蔬菜的有利天然条件。于是,夫妇俩利用这笔钱租了田和购回了种子、肥料、农药,种起蔬菜来。乡、村计生协会了解到黄英玉种植蔬菜一事,也专门安排乡农技站技术员上门为她们提供技术服务。每次农技员现场指导时,黄英玉夫妇总是问这问那,虚心请教,并把技术员的指导记录下来,还买回科技书自学,夫妇俩很快就掌握了种植蔬菜的决窍和技能。由于她家种植的蔬菜不仅新鲜、口感好、无公害且价格合理,很快就打开销路,很多小餐馆都爱买她家的菜,并与她签订蔬菜长期供销合同。2009年,黄英玉家靠着种植蔬菜纯收入就达2万元,并在当年的福建省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中荣获幸福母亲奖。

种植蔬菜尝到甜头后,黄英玉夫妇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信心。2010年年初,乡计生协再次帮助她办理小额贴息贷款10000元,再加上自家前年的积蓄,一并投入蔬菜种植生产中,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种植品种,成为了左邻右舍中的蔬菜专业户。如今,黄英玉整天忙在菜地里,每当蔬菜上市时,丈夫何阿泰负责送货上门,蔬菜质量好加上服务周到,深得客户好评。2010年年底,黄英玉家种植蔬菜、瓜果等收入就近十万元,不仅还清了之前所欠的债务,买了电视机,整修了房子,出现了在信用社开头的一幕,实现了从贷款户到存款户的转变。从此步入了种植、投产、受益的良性发展轨道,如今的她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和勤劳致富的榜样。

但是黄英玉没有止步,她说:“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各级政府,特别是计生协会的一路扶持。”每当说起自家的变化,黄英玉夫妇俩总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黄英玉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一直铭记着计生协会对她“雪中送炭”的恩情,总想着如何回报。2011年,致富后的她不忘乡亲,积极参加计生协会的帮扶活动,优先帮助本村的贫困户。为了更好地发展蔬菜种植,黄英玉联合了5户,成立了“长泰县坂里英玉蔬菜合作社”,合作社组织种植户统一种植、统一营销、统一结算的经营方式,进行集约化运作,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在她的带动下,已有20多户计生户开始加入种植蔬菜,蔬菜种植也已发展到200多亩,她也几乎天天都要走遍合作社的每个蔬菜基地。通过传授技术、提供信息、销售推介等方式,带动近邻里的姐妹走上依靠蔬菜种植致富的道路,2012年还被长泰县委、县政府授予“百佳幸福家庭爱心发展示范户”。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叶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