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宴会
发布日期:2008-07-15 阅读:6026
特殊宴会(故事)
——记丰宁满族自治县南关乡黄土梁村贫困母亲贾荣平

每年一进腊月,当猪的嚎叫声此起彼伏时,乡亲们互请亲朋好友吃“杀猪菜”,便成了满乡一道靓丽的风景。丰宁满族自治县的父老乡亲,同样沿袭传承了满族人民这一特有的民间习俗。农历丁亥年腊月十三,家住南关乡黄土梁村的张成仕,贾荣平夫妇,更是摆下了一桌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的“杀猪菜”宴请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说起“杀猪菜”,夫妇俩未免有些惭愧。因此,他们家好多年没有请乡亲们吃“杀猪菜”了。尽管他俩只有一个儿了,又在12年前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尽管夫妻俩都勤劳能干,可是因为张成仕后来患了眼疾,不能外出打工了,家庭生活就有了拮据和困窘。丈夫的家“土里刨食”。贾荣平只身去县城干零活,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只能简单维持生计而已。这一年的腊月,夫妻俩颇有了些“鸟枪换炮”的感觉。为此,贾荣平要风风光光地摆“杀猪菜”宴请乡邻,并且,独出心裁的请了一位“高人”帮助策划。
那位“高人”果然是“高”!当他听明白了贾荣平的意思后,绞尽脑汁策划了“杀猪菜”的酒宴,酒4样,菜4味,但是,其中的含义可还真正一般人所思之不及的。贾荣平听后喜出望外,乐呵呵地跑回家准备了。
几位特殊的客人,原来是乡计划生育协会的几位同志。客人到家坐桌以后,张成仕摆上了4样酒,什么酒?一是猪苦胆泡酒,二是高度白酒,三是以当地沙棘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神醋酒”,四是甘甜可口的“红葡萄酒”。随即,贾荣平一反乡村宴会常规,先只端上了一个菜。众人一看,是猪头肉和猪尾。这时,荣平笑呵呵开言道:“我们俩口子的事,几位领导都知道。所以,我给这个菜起了一个新名,叫“从头到尾”。
是啊,一对憨厚朴实的农家夫妇,4样酒已经说明了他们苦辣酸甜的生活经历。“从头到尾”,计生干部是了如指掌的。因此,夫妻俩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支持者,在农村,冲破传统观念的精神难能可贵。因此,乡里的计生干部也“从头到尾”关注着夫妻俩的生活。可是继之荣平端上来了一道“猪膀胱汤”,却让客人既不能喝,又百思不其解,要不是荣平道破“天机”客人们恐怕要被蒙在鼓里呢!
原来,2007年初,夫妻俩商议,要突破打碎“紧巴”日子的桎梏,以多种经营走向致富之路。俩口子选定了养猪项目,多方奔走向亲戚朋友等借了两万元钱。当盖完240平米的标准化猪舍后,两万元已经用的是“溜光铮亮”,再没资金买一头猪。“猪膀胱汤”就是寓意着俩口子的计划就要“泡汤”。哈哈………,饭桌上立马响起了大家开心的笑声。因此,养猪计划没有“泡汤”啊!
既然没有“泡汤”,猪膀胱汤“就撤下去吧!腾开了桌面,荣平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火锅。锅里铺满了肥嫩雪白的猪肉片,烟筒口喷射着红蓝相间的炭火苗。按那位“高人”的说法,肥嫩的肉片是洁白的雪,炭火锅代表的是……,噢,众人顿时恍然大悟,也从张成仕、贾荣平脸上,看到了他们对计生协会“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当夫妻俩“山穷水尽”之际,是计划生育“幸福工程”5000元救助资金和计生协会工作人员与县畜牧局的多次联系,为他们送来了“柳暗花明”……7头母猪和1头种猪以及饲料加工设备,真正实现了“雪中头炭”的深刻含义。而与之相匹配的另一道菜,是猪心猪肝拼制而成,荣平解释为“贴心贴肝”,朴实无华,更象征着计生工作者和计划生育户的血肉联系。主人和客人,同时被感动了。因为,当年获益5000余元,和下年纯收入数万元的美景,已经展现了大家面前。张成仕大口干掉了一杯猪苦胆泡酒后,又豪爽地给客人们满了大大一杯葡萄酒,站在桌旁的荣平笑呵呵的说“苦胆泡酒会治他的眼病,先苦后甜,就是我们的日子已经苦尽甜来啦!”话音未落,客人们的掌声已经是骤然而起,随即,在清脆的碰杯声中,大家一饮而尽。甜蜜的美酒,在主人、客人的脸上,绽开了甜美的笑容。
荣平在甜美温馨的气氛中,端上了压桌菜。那是一支被烧得火红的猪肘,习惯叫法应该是“红烧肘子”,可是荣平却给大家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这个菜名实在太俗气了,我们就叫它”丰满火红“吧。这个肥嘟嘟大肘子,的确丰满,而且那呈现着油旺旺光明的火红,即象征着张成仕、贾荣平夫妇对自己初创养猪事业火红前景的向往,又表明着新兴计生事业的火红。此时,乡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含着激动的热泪站起身来,高举酒杯深情的祝福:“祝愿来年你们夫妻俩的猪舍里,滚圆的肥猪挤不下,祝愿卖猪得来的钞票哗哗哗,祝愿幸福工程幸福千万户,祝愿计划生育户和计划生育工作者,贴心贴肝,永永远远亲如一家!”
窗外,腊月的寒风依然有些凛冽;屋内,却处处充满了春天的温馨。特殊的宴会,特殊的客人,特殊的含义,给满乡传统的“杀猪菜”增添了特殊的色彩,酒宴虽然极近普通,但是,特殊宴会的举办却非常成功。主人、客人在心中共鸣的掌声,经久不息,它更如那脱离贫困的母亲,发自于肺腑而响彻于天地间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