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市场创大业的畲乡计生户——记金涵畲族乡二女养猪大户李新辉、阮珍花夫妇创业历程
发布日期:2009-04-15 阅读:4539
阳春三月,走进蕉城区金溪河畔的二女养猪大户李新辉、阮珍花夫妇养猪场,只见在一片宽阔的田野上建起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猪舍,猪舍旁的自来水哗哗地流着,猪舍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猪舍里很少见到猪大便,闻不到臭味,几位饲养员在忙着投料喂养,一千多头猪,头头膘肥体壮,雪白的毛色清洁亮丽。
来客不禁要问:“规模这么大的养猪场,是如何办起来的?”主人李新辉介绍说:“我是古田县大桥镇德洋村人,是党员,当过村干部,于1987年6月来到金涵乡金涵村做上门女婿,因为家境困难,踩过三轮,养过鸭子,由于金涵水库泄洪,放养的鸭子全部被洪水冲走,损失了二万多元,在走投无路时,我走向社会进行市场调查,觉得发展畜牧业是条出路。”李新辉回想起养猪事业的发展历程,感慨地说:“万事开头难啊,我们的养猪场能发展到目前这等规模,全靠幸福工程帮助才闯过一道道难关!今天回想起来,有三道难关,第一道是防疫关,刚办养猪场那年,我们缺乏养猪防疫经验,小猪死亡率高达50%,几乎天天都要发生死猪,真揪心啊。后来,多亏乡计生协会请来乡兽医站人员上门医治,还教会我们打防疫针和猪场的防疫消毒方法,现在自己的小猪一生出来我们就能及时注射防疫针,头头小猪健康成长,从未发生过死亡,算是闯过了一道难关。第二道难关是用电用水关。养猪场每月用电1000多度,用水几百吨,农村用电用水没有保证,经常停电断水,对养猪威胁很大,但购买一部发电机需要不少的钱,多亏乡计生协会帮忙我们争取到信用社的二女贴息贷款,打了一口8米多深的水井,购买了一部发电机,每天坚持抽水,坚持自己发电,终于解决了养猪场的用电用水问题。第三道难关就是资金关。1000多头猪,每天要吃饲料25包,每包饲料价值100元,每天仅饲料一项就得开支2500元,每个月要开支7万多元,还有6个饲养员的工资要开支,资金缺口很大,多亏区乡计生协会的幸福工程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才闯过难关!”
2006年5月,“幸福工程”开始在金涵乡实施,区、乡计生协会了解到阮珍花家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选定畜牧业项目,借给阮珍花夫妇5000元项目资金,还积极帮助他们联系二女小额贴息贷款,金涵村原村民主任兰细喜主动出面为他们作担保,使他们连续三年在乡信用社贷到小额贴息贷款25000元;区计生协会连续两年给予大额帮扶免息款3万元的帮助。乡、村干部和计生协会人员的热情扶持,进一步鼓舞了阮珍花夫妇发展养猪事业的积极性,筹积到资金13.5万元,盖起了84间混凝土猪舍,每个猪舍有10平方,总面积达到840平方,生猪存栏数从二年前的20多头增加到1000多头;而且对猪群实行分类科学喂养,猪舍分为喂养母猪配种栏、喂养菜猪栏、喂养小猪栏三种猪舍;07年阮珍花夫妇以每头小母猪850元的高价从政和县购来60头三元种瘦肉型母猪,这种三元种瘦肉型猪80%是瘦肉,在市场上很畅销,并用9500元高价购进一头60斤重的台湾产的带点杜络克公猪。如今,这头公猪看去像头牛牯,畜牧专家评价,重达800多斤,价值高达4万多元;优质的三元种母猪和杜络克公猪繁殖生育的猪仔,特别优良,长膘快,价格便宜,喂料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阮珍花的三元种仔猪喂养70天左右即可出栏,一头母猪年产猪仔两胎半,而且价格比外来仔猪便宜,吃料省,本地种猪仔每喂养5斤饲料才长膘一斤肉,而三元种猪仔每饲养3斤饲料即可长膘一斤肉;每年繁殖仔猪3000多头被抢个精光,外销福安、霞浦等县及蕉城区城乡各地。2007年,阮珍花夫妇外销仔猪3000多头和菜猪500多头,年收入扣除成本后达到35万多元。阮珍花还利用赚到的钱在家门口开起小超市,日子过得很殷实。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李新辉夫妇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计划再扩建80多间猪舍,增养200头三元种母猪和一批菜猪,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良种小猪和瘦肉型菜猪,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要。”       
在幸福工程的帮助下,阮珍花夫妇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勇于开拓创新,取得了成功。他们的大女儿今年21岁学习成绩很好,已考入厦门兴财学院,正在念大三。二女儿19岁考进了金涵中学,学习成绩中上,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今提起“幸福工程”,阮珍花夫妇总是无比激动的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幸福工程’帮我走上了致富之路,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幸福工程’!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我决心以我的技术和能力,帮助其他计划生育贫困母亲走上脱贫致富路,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爱和救助!”在李新辉、阮珍花夫妇的带动下,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到养猪场购买三元种小猪进行喂养,推动了蕉城区畜牧业的发展。最近,霞浦县有个名叫李永兴的村民慕名而来,学习李新辉夫妇的养猪经验,正在进行劈草整地,计划在金溪河畔建设养猪场,发展畜牧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