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母亲今朝种菇致富——记陈巷镇石室村先进脱贫母亲杨胜莲
发布日期:2008-04-17 阅读:4403

  她叫杨胜莲,是长泰县陈巷镇石室村15组一女一男户。原来,杨胜莲一家仅靠种地维持生活,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制约,家庭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线上。前几年,村里人有的经商、有的跑运输、有的搞水产养殖,许多人都发家致富了。杨胜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心干点事业却苦于没钱。2006年4月13日,幸福工程省组委会韦立主任到石室村调研幸福工程工作,县、镇、村领导向韦主任汇报石室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并争取到30万元幸福工程扶贫周转金。杨胜莲有幸被列为救助对象。
  2006年9月8日,陈巷镇幸福工程扶贫周转金发放仪式在石室小学召开。杨胜莲夫妇高高兴兴地领到5000元救助款。他(她)们看准了发展蘑菇生产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自己动手在住厝旁边空杂地上建了一座规范化的菇房,并及时买回种菇的稻草、牛粪和菌种等原材料,当年种植蘑菇500平方米。镇幸福工程项目办和村计生协会经常上门给予关心,并联系市农科所、县科技局和食用菌办的技术人员前来技术指导。蘑菇登场时,周围计生协会会员看到她家人手不足,忙不过来,就主动登门帮忙,使蘑菇能及时采摘,确保等级,卖好价钱。经过辛勤劳作,2006年冬至2007年春,杨胜莲家种植蘑菇收入5.5万元,扣除成本后,纯收入近3万元。
  2007年9月7日,镇幸福工程项目办和村计生协会看到杨胜莲发展蘑菇生产的干劲,决定对她“扶上马,再送一程”,再次给予救助10000元,让她扩大再生产。杨胜莲与丈夫商量,决定再扩大蘑菇种植面积300平方米,成为全村种菇大户,并承包25亩土地种植甘蔗。2007年冬至2008年春,虽然蘑菇收购价格不如上年好,但由于面积扩大,加上种植甘蔗,两项纯收入达4.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07万元,终于走上脱贫致富路。
  杨胜莲说,她是“幸福工程”最大受益者,如果没有扶贫周转金的及时扶助,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这是杨胜莲经常讲的一句话,当她从实践中感受到种菇也能致富时,就发动邻居姐妹种植,在她的带动下,不仅本组蘑菇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也带动本村蘑菇种植面积扩大到23万平方米。她用自己致富的实践影响着大家。昔日曾为贫穷而愁眉苦脸的她,现在已成为村民们羡慕的幸福母亲。



        (福建省长泰县陈巷镇幸福工程项目办)